真正的内心强大,是接受一切,允许一切发生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老天一定另有安排。
人这一生,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
当我们遇到意外和挫折时,往往会本能地去抗拒,不接受。
其实让我们痛苦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执念。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是接受一切,允许一切。
生活的褶皱,是成长的印记
特别喜欢一句话:曾经经历的一切,但凡少一步,都不会成就现在的我。
1990年某个雪夜,作家毕淑敏孤身驻守海拔五千米的高原哨所。
狂风肆虐的窗外,18只军犬冻僵的尸体整齐排列;深夜急救时,弹尽粮绝的医疗箱倒映着绝望的月光。
当同龄人尚在大学象牙塔里讨论存在主义时,这位年轻女兵被迫直面荒原真正的模样——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二十年后接受采访时,她说:“那些夜晚教会我最珍贵的事:真正的勇气,是学会容纳生活的褶皱。”
能接受的事情越多,就越自由
人无法主宰世间万事,他们唯一能掌控的是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
面对外界的不如意,你试图强行扭转,往往是徒增痛苦,而真正的力量在于“俯身而退,借力调和”。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办公室至今保存着1993年的北京晚报,泛黄版面上《手拎糨糊贴小广告的海归精英》专题报道,宛如时代嘲讽的隐喻。
初读时他如芒在背,而今日他却说:“这份羞辱的重量,恰能压稳创业的竹筏。”
正如南师所说:“一个人能接受越多的事情,他就越自由。”
抗拒现实如同砌墙筑牢,接纳则让能量流动。
寒冬中的残枝看似颓败,实则为新芽腾出生机——允许坏事发生,才可能迎来命运暗藏的考验与惊喜。
每次政策调整带来的行业地震,俞敏洪都选择匍匐在地聆听裂缝里的回响,2021从教培到助农直播的跨界转型,看似是被浪潮推着走,实则是将浮木扎作新舟的生存智慧。
金融学有个著名的鹰的重生案例:当利爪老化无法捕猎时,真正强悍的鹰不是悲鸣,而是以喙击碎旧趾,等待180天的涅槃重生。
真正的强者,面对困难和逆境,从来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张开双臂,接受一切。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他们以挑战为成长,以困境为磨砺。
正如俞敏洪所言,人生每一次失败和痛苦都可能成为转机之源,关键在于将其视为成长的养分而非绊脚石。
接纳自己,是一场修行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写道:“接受残缺,才是完整的开始。”
作家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双腿瘫痪,这一毁灭性的打击,让他终日徘徊在地坛荒草丛中怒吼追问。
然而,在漫长的痛苦挣扎之后,他开始走向接纳自己的道路。
他身体残缺了,再也不能像常人一样奔跑、跳跃,但身体的残缺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无意义。
他开始正视自己坐在轮椅上的现实,不再逃避。
他开始接纳、包容自己的所有情绪,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正是这种包容,让他能够从情绪的泥沼中慢慢走出,走向更为深邃的精神世界。
终于,他用残缺的身体孕育出了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深刻的思想者。
反观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却难以做到接纳自己。
我们总是对自己的外貌、能力或者社会地位有着过高的期望,一旦达不到理想中的标准,就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淖。
我们害怕展示自己的弱点,努力伪装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却在无形的压力下疲惫不堪。
史铁生的一生告诉我们,接纳自己是一场漫长而深刻的修行。
真正的内心强大,从来不是控制一切,而是允许一切发生。
这是对无常的敬畏,对逆境的转化,以及对自我局限的超越。
喜欢村上春树的一句话:经历会重塑眼界,允许一切方能从流变中提炼智慧,清醒笃定地走向未来。
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
当你经历过人生的风雨沧桑,你所看到的风景已和从前不同。
既然世事无常,那就试着把所有经历都当成是上天的恩赐吧。
告诉自己:凡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必是来帮助我,丰富我,成就我的。
如果暂时事与愿违,那老天一定是另有安排。
请接受一切,允许一切发生,去让自己变得更好。
相信春华秋实,命有时运,踏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我们终会修成从容自在的模样。
作者:紫薇星 来源:老子道德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