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爱的语言,取代暴力的语言和念头?
我们常常认识不到自己的暴力——以为只有打人、杀人、战争才是暴力,而这类事似乎与我们无关。
实际上,当我们仔细审视自己的语言和念头的时候,就会发现存在于自我内部的暴力。这本书就是关于如何用爱的语言来取代暴力的语言和念头的。
01 看,就仅只是看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
不带评判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完全是胡说八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 这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也作出了评判。
没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
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下面这首诗反映了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又看 但从未看到厨师; 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 调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
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 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
如果我们不再把事实 和意见混为一谈, 我们将不再困惑。
我们会发现,负面标签的消极影响很明显——例如用“懒惰”和“愚蠢”这样的词形容人。然而,正面或中性的标签也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例如用“厨师”一词定义人。
同时,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语义学家温德尔•约翰逊认为,用静态的语言捕捉变动不居的现实,会造成许多困扰。他说:“我们的语言年代久远,但先天不足,是一种有缺陷的工具。
然而,我们的世界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过程、变化、差别、层面、功能、关系、问题以及复杂性。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苏菲派诗人鲁米写道:“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
然而,语言使我们陷于是非之中。它擅长将人分类,把人看作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等等。
02 是什么蒙蔽了爱?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它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我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其中道德评判是其中最常见,也是无意识中影响我们最大的一种。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例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他对人有成见。”“这是不恰当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我从小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同样的,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我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因此,如果女友想多要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要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我相信,诸如此类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不幸的是,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即使他们接受批评,作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
如果他们出于恐惧或内疚来迎合我们,或迟或早,我们将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代价。屈服于外部或内部的压力,很可能使他们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己。
什么是可贵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例如,我们也许会欣赏诚实、自由以及和平的价值。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
看到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我们可能会说:“暴力是不好的。杀人者是邪恶的。”然而,如果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的语言,我们将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他人。此时,我们就会说:“对于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
归结起来,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大概有四种选择:
●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
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未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
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而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03 批评的背后是期待
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我们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评判、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评判和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
例如,如果孩子把外套放到了沙发上,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可能就会说他们是懒虫。如果同事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也许会指责他们不负现责任。
另一方面,在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这将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
通过强调倾听——倾听自己及他人,非暴力沟通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乐于互助。
当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
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它的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虽然我称非暴力沟通为“沟通方式”,但它不只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精选:悟空校对:净思 来源| 非暴力沟通 作者| 马歇尔·卢森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