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回复: 0

你心中的“不配得感”

[复制链接]

3669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051
发表于 2024-7-10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心中的“不配得感”,在阻止你真正爱自己

有人给我留言问:“低配得感是什么原因?”

她说:“小的时候,觉得成绩好的人比自己更值得被爱;学习努力得到了老师关注,内心就开始惶恐,觉得尖子生不该是自己的身份标签;长大后,在工作中总是优先满足他人的求助;得到夸奖时会感到不自在,甚至会主动找自己的缺点驳斥对方;接到了很好项目,但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职员,胜任不了这么好的机会;看到自己很喜欢但是很贵的东西,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算了;马上就要达到自己理想的体重,突然觉得那么好的身材自己怎么可能拥有,放弃了;旅行时也总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而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城市。”

她的潜意识里存在“低配得感”,她在无限妥协。

为什么你不敢成功?

很多人说:“明明有很多转折点,可以凭努力上一个台阶,但都被自己搞砸了。”

你盼望好事发生,但有时,当好事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你却不敢拥有小到一件漂亮的衣服,大到一个理想的爱人,一个梦寐以求的人生机会。

其实,当遇到挫折或承受压力时,你也许会认为自己无能,不够好,愚蠢,对自己不满意。但如果没有应激源,一个人却也常常出现这些想法并用这些词来定义自己,认为自己配不上美好,觉得自己没用、不值得被爱或者爱人,是个失败者......那么,就可能是低配得感的一员。

什么是“低配得感”?我们先从配得感说起。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一个人相信自己应该得到什么的信念,就是配得感(deservingness)。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自己都有一个总体看法,即我们如何判断和评价自己,如何赋予我们自己作为人的价值(Melanie Fennell,1999)。

这是我们对自己状态的客观描述;是我们对于自己的一个核心信念,这个信念常常以陈述的形式出现,比如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应该得到些什么。但这其实只是我们个人的观点,而并非客观事实。我们基于自己的过往经历,给自己下了种种判断,倘若这些经历总体上是负面的,那么我们的自我评价也有可能是负面的。

低配得感就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负面信念这种负面信念都是由过去的经验所构成,很可能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形成。

其实,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接受我们的程度,就是我们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

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写过一本书《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这本书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的一个概念:你对身边事物的“解释风格”,也就是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决定了你是一个乐观的人,还是一个悲观的人。

不同的解释风格,导致了乐观和悲观的重大区别。

乐观者喜欢把“好事”解释成永久的、泛化的、与自己有关的原因,把“坏事”解释成暂时的、特定的、与外界有关的原因。悲观者恰恰相反比如,悲观者如果数学考砸了,TA会解释为:我永远都考不好(永久、泛化),我真笨(自我问题);而一个乐观者则会解释为:这次我的数学没考好(暂时、特定),试卷太难了(外界的问题)。

这也是后来流行的成长性思维的理论基础。

另外,马丁·塞利格曼也是研究“抑郁症”的专家,对儿童的心理、情绪,尤其越来越普遍的抑郁症特别关注,他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孩子的解释风格一般在8岁之前形成,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这也就是说:孩子会成为一个悲观的人,还是乐观的人,早期的教育与环境,非常重要。

孩子在8岁之前,缺乏形成清晰、独立的自我意识的能力,而是由看护人负责传递给孩子“自我意识”。

因此,父母的积极评价可以强化孩子的某些行为,而负面评价遏制一些行为。但不幸的是,父母的评价常常远远超出了对特定行为的反对,而让孩子认为这是“自己的缺陷”。

假如成长的环境中有太多的批判。如父母告诉孩子,只有得到100分,才配得到他们的爱和奖励。即便得到了理想的成绩,父母也只会浅浅表达一点夸奖,然后很快说:“别那么骄傲,夸你两句不要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还是要继续努力的。”

这样孩子的内在能量很容易就被瞬间击垮,久而久之,就学会了消极地看待自己,童年被拒绝的感觉造成了自我批评的倾向,这就是“痛苦的内化

这种痛苦的内化的解释风格就是在童年期形成的,那个时候所发展出来的悲观或乐观态度是基础性的,新的挫折或胜利经过它的过滤,最后变成一个牢固的思维习惯。

长此以往,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是一个可爱的人,形成了这样的信念:“我只有很努力很努力,才配得上夸奖。”这种低配得感在方方面面持久的影响着你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

就像给我留言的留言者,“长大后接收到别人的夸奖,反而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觉得对方不真诚。”这就是因为被夸奖的体验超越了她的经验范围和自我认知,以至于让她无法相信,它是真诚的。

《人间失格》一书里有一句话:“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很多时候,我们对内在“我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是有一种执着的。有时,为了维持内在的那个自我信念,甚至会排斥掉一些很好的内容。哪怕那个自我信念是不真实的。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女孩分享,她去约会了一个很优秀的男生,男生对她也很好,但她跟朋友描述这段关系时,反复强调自己不会对它期望过高,觉得自己配不上:“别人把他介绍给我一定是高看我了。”“这么优秀的人,一定是海王,一定是对所有的女生都这么好。”

大家看,有时候你就是这样,死死抓着自己的固有信念,不敢尝试,得到任何一点超越你这个信念的东西。

心理学家指出,自我归因是一种适应性功能:通过把问题归咎于自己身上,贬低和伤害自己,会让人为完全随机的事件注入意义,让这个事情重新变得可控。当这种自我归因被反复强化,“我不好”的自我信念就形成了。

那么,如何打破低配得感呢?

要打破这种循环,首先要意识到:过去那些糟糕的经历,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好。

其实,总觉得自己配不上美好的东西,是因为你的“低自我价值感”,以及你“美化”,甚至“神化”了那些东西而已。

那些糟糕的事情,不仅给你带来伤害,还会让你产生一种可控的感觉。你为了让这种不可控变得可控,往往会把你的这些经历合理化,从而在伤害面前获得一种控制感。

这种“不断为自己打分”,然后批评自己哪里不对劲的行为就是自我归因:因为我不好,才会经历这样的事。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世界是怎样的、我们是怎样的”一个基本认知,当这种认知跟外界一致时,我们就会觉得世界是有序可控的,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Hafer & Begue,2005;Lerner,1980)。

其实,遇到不如意,产生负面情绪是正常的。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认为:“为自己打分”的行为,实际上是非理性的。因为没有客观的依据来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准确或真实的自我打分似乎不可能实现”(Ellis,1976)。

有时,负面情绪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你自己覆盖了一层“羞耻感或自我攻击”的滤镜在上面。而心理学中所说的“自我接纳”,就是让你揭掉这层滤镜——认识自我,并在任何情况下可以接住自己。

另外,这种“配得”或者“不配得”的问题的本质,是一种对比行为。

心理学家阿布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自尊需求位于需求层次的第四层,是个体追求自我价值和尊重的体现,当个体长期处于”低配得感“的状态,可能会导致自尊心受损,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此,对比下来,你觉得别人很好,自己很差,所以你不配。

人有两套自我价值评价系统:内在自我价值评价系统和外在自我价值评价系统。

我们无法完全消除跟别人对比的想象,但重点在于对比的“度”,以及对比的“内容”。跟别人对比太多,就会被别人的评价淹没,焦虑不安。跟自己对比的太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积极改进缺点,努力进步,这是用内在价值评价系统指导自己的人生。所以,对比的“度”在于多一点内在价值评价体系,少一点外在价值评价体系。

在谈到配得感时,最常见的解释就是“低自尊”。但“低自尊”并不是你的固有标签,只是你面对外界的不确定选择的一种应对方式而已。

遇到一个很喜欢你的人,但觉得他外表突出,而自己的身材不够好,所以觉得不配跟他谈恋爱;或一个能力很强的人,TA很想和你交朋友,但你觉得自己的阅历尚浅,担心TA是在向下兼容。这就是总用自己的缺点去对比别人的优点。

这样对比的结果,就很容易让你越来越自卑。

一个相信自己配不上好东西的人,会想方设法去验证自己的信念。为此,你可以尝试用以下问题帮助自己找到你积极的方面,发掘你被埋没多时的优秀品质:

你喜欢自己的哪些方面?
你有什么才能及有过什么成就(不论它们看似多么微不足道)?
曾经你面对并克服过什么挑战?
其他人喜欢或欣赏你哪些方面?
你有哪些自己所欣赏的他人身上的品质和行为?
一个关心你的人会怎么评价你?
准备一个“优点记录本”,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优点,在记录的时候,最好在对应的优点后面附上相应的例子。每当你感到沮丧、自责、自我否定时,可以拿出这个记录本翻一翻、看一看,也许就会发现“我原来这么厉害、这么棒”,从中获得支持和力量。

很多时候,意识到“坏经历”不等于“我不好”,改变就发生于“理解”的那一刻。当“我不好”的信念开始松动,一些改变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是获得配得感的开始。

尤其是自尊水平较低的人更需要这样做,因为他们会更愿意让自己沉浸在悲伤情绪中,缺乏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动力,他们觉得自己不应该感到更好,悲伤才是属于自己的常态。在他们做一件事时,会更倾向于预测不太好的结果。相比于欣赏和夸奖,他们也更容易筛选和认同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这种负面循环(相信自己不够好的人),在自己很想要的东西面前畏首畏尾,对夸奖也会有排异反应。

《我必亲手重建我的生活》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十年的时间我奔走在批发市场,一千块钱买几袋子衣服,一件也没法穿出街,但我就是改不了......最可怕的是,我不愿买任何一件稍微贵的东西,‘不都一样么’‘你那么爱牌子一定是一个虚荣的人’,其实还是因为舍不得,太贵了,而且另一种潜意识是觉得不应该,我怎么能用这么好的东西呢?会掉的,会弄坏的,会闯祸的......我面对任何好的东西都有一种惴惴不安忐忑无比的心情,老觉得这样的东西放在我这种粗人手里是暴殄天物,而且奇怪的是,好东西在我这里的结果通常是会坏掉或者不见,后来我的心理医生分析说因为你潜意识里就觉得自己配不上好的东西......”

这种低配得感不是因为你真的不配,而是由于童年早期的经历,或成长过程中不合适的人际环境的扭曲镜映,形成扭曲的自我意识。

因此,你不需要把属于别人的责任,背负到自己身上。也不需要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关注自己的失败与痛苦上,“没有人喜欢我”“我不如别人好”“我什么也不配得到”亦然矮化了自己的形象,弱化了自己的内心和能力。这个时候,爱自己,忘记那些令你不安的声音。

至于这个“配”字,也不要把它当作“worthy”,而是把它当作“match”。很多美好的事物,你不是“不值得”,可能只是“不适合”,如果你想拥有,就向着适合的方向努力。如果不想往这个方向努力,就去找适合你的“那道菜”。

一次自我否定的开始,就会成为下一次走向自我否定的开端。每当压力和困难来临,心中不安的声音就不停地响起,这些不好的想法会带领你创造出不好的结果。你会止不住的怀疑自己,一步一步丧失独立的人格,因为,你一开始就不相信自己一个人能做得很好。

通往强大的内心的第一关卡,就是丢掉头脑中令你不安的声音。停止自我否定,学会区分事实和感受。

尝试相信自己,通过加强和重复心理暗示,慢慢改变自己自我否定的习惯。在面临机会和挑战时,不要急着拒绝,不要先去预设失败的结果;给自己更多积极的心理暗示,把一切事物的发展往好的方面想;甚至可以在心里树立一个目标,努力向目标靠近,学习TA的自信和勇气(TA可以是你的偶像、朋友,你身边的人或一切你欣赏的事物)。

愿有一天,机会也好、爱情也罢,当它们奔向你时,你可以打断下意识的回避动作,大大方方的迎接它,心安理得地拥有那些你本就配得上的东西。


转自:于子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8-21 19:23 , Processed in 0.04223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