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回复: 0

一个人命越来越好的秘诀:不受力

[复制链接]

3494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420
发表于 2024-6-22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人命越来越好的秘诀:不受力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热门话题:真羡慕精神上不受力的人。

这样的人,不会一点就着,也不会把过了的事拿出来反复咂摸,更不会因为一点微微的恶意就难过得半死。

他们像一个透明的能量体,让外界所有的负面声音都穿过耳朵,不留痕迹。

再具体一点,就是不把别人对你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太放在心上,不让它们干扰到你对生活和事业的投入。

好好赚钱,从有成就感的细节中吸取力量和好心情。

看完我也羡慕了:

对于压力山大,又多虑多思的现代人来说,这种不受力的状态能省去很多内耗,称得上疗愈自我的一剂良药。

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他人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好,你也没有自以为的那么菜。

所以,谁都没有资格定义你,预言你,你只管保持“不受力”的状态,好好赚钱,不断向前。

修炼“顿感”
所有人都是你世界中的“NPC"

从豆瓣上读到豆友@伊丽莎呱的一段有趣经历:

一次出差,她和一位被“鸽”的女同事临时住到了一起,聊到彼此的婚恋观。

这位女同事在听完伊丽莎呱的经历后由衷赞叹: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你总和大家格格不入,像个怪胎,原来你比我们看得明白呀。”

伊丽莎呱一脸问号,怎么她在同事的眼中是个格格不入的怪胎吗?

她一直觉得自己蛮不错呢。

接着两人又聊到了存钱,女同事再次被伊丽莎呱的通透折服,又是一顿猛夸。

伊丽莎呱则表示这份夸奖虽真诚但难听,让她想死的心都有。

最后,这位真诚且情商感人的女同事还不忘送上祝福:
“希望你一直可以坚定地为自己而活。

无论别人多讨厌你,觉得你是个奇葩,你都不要改变自己,你的未来一定会很好的! ”

底下有豆友评论:
“听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挺有趣,前提是你自己内心强大。”

这种强大可以概括为:别人的看不惯,我“get”不到。

因为我知道,我很好,和别人觉得我好不好无关。

我是否活得舒服,和别人觉得我幸不幸福无关。

钝感的人不是因为反应慢,而是他们真的想明白了:
“我的世界,与他人无关。”

豆友@麦格教授曾这样总结:
“你是自己的世界得以存在的唯一前提。

其他人都是来来回回的配角,是你去了解自己和成就自己的'工具人',是你人生游戏里的NPC。”

人这一辈子得通多少关,遇到多少NPC呢?

可能过了这一关,有些NPC就永不再见了,何必跟他们较真,把他们的恶评、嘲弄当成是自己的真实缺点呢?

人生是自己的,不是那些NPC的。

我们只需要改掉一些影响生活、且自己又不喜欢的小毛病,剩下的不用为难自己,告诉自己:

我这样挺好。

自我关怀
你可能并不擅长照顾自己

从某个专栏里看到一个女孩提问:自己总是遇到渣男,这种“吸渣体质”该怎么破解?

博主给的建议是:要学会珍视自己的感受和愿望。

如果你在和大部分人的相处中,都感到舒服自在,只有和那个他在一起时,不断地感到自我贬低和自我怀疑,那就要警惕了。

那些委屈、愤怒、伤心的情绪,都是你的身体在提醒你离开这个人,你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愿望。

如果你在采取行动或重塑自我价值时迟迟下不了决心,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但切记,不要明知自己被伤害,还什么都不为自己做。

在畅销心理书《自我关怀》中,一个叫拉尔夫的中年人。

因为极度渴望他人的认可变成了一个工作狂,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他开始依赖酒精、患上了恐慌症。

在心理疗愈的过程中,他回忆起得不到父母肯定的童年。

不管他多努力,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父母总是会告诉他:
“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心理医生问他,在自我怀疑时最想听到什么。

他想起了少年时期的一位足球教练,这个教练很会鼓励人,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照看。

于是,他想象这位教练对成年以后的自己说:
“亲爱的拉尔夫, 你一直都是个非常棒的小伙子。

你聪明、诚实、幽默,还乐于助人,所以放轻松,你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

我喜欢你, 因为你就是你。”

原来我不需要优秀,也能被喜欢、被接受。

拉尔夫通过自我关怀的练习,重新找回了自信。

你可能很会照顾人,也很会安抚他人的情绪,但你可能并不擅长这样对待自己。

所以,你觉得自己活得很吃力,也容易为了他人否定自己。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内在小孩,经常想象一下,他就在你的面前,渴望得到你的拥抱与祝福。

拥抱自己,告诉自己:
“我希望我能过得很好,我值得被关怀、并有能力获得爱。”

深度工作
从成就感的细节中吸取能量

豆瓣高分日剧《晚酌的流派》中,主人公美幸是一家房屋中介所的金牌销售,工作宗旨就是两个保证:

保证工作时全身心投入,保证6点能准时下班。

除非店里有特殊情况,否则美幸绝不加班,这是为了留出充分的时间,为当天的晚酌做准备。

包括充分的运动让身体达到最佳饮酒状态,赶在便利店打折时刻采购新鲜食材,最后精心烹饪,举起酒杯,迎来一天中的圆满。

很多人喜欢这部剧的原因,一是欣赏美幸为生活创造的仪式感,让平凡的一天充满向上的能量;

二是她让人们意识到,全力以赴的生活,反而是一种更轻松的生活。

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

明明工作很多,却总是在工作时忍不住偷偷刷手机,然后不得不把大量工作挪到休息时间。

结果是既没有休息好,也没有工作好,身心更容易疲劳。

想要真正地松弛下来,应该是像美幸这样,保证每天的深度工作,然后留出时间为自己创造一件值得追求的事。

在《深度工作》一书中,作者提出深度工作是当今社会十分稀缺的能力。

它需要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让自己用最小的意志力进入高度专注状态,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在这日渐浮躁的世界里,一个有深度的生活,才是优质的生活。

我们可以像美幸一样,将一段时间一分为二,其中一段用于深度追求,像禁欲主义者一样处理难题;

在另一段时间里去做一些不需要太费脑力的浮浅工作。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试着一次只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充实地花掉一天”,这种感觉真的很爽。

普通人的生活没有多少大起大落,我们需要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找到让自己充满能量的方法。

从今天起,从有成就感的细节中吸取力量,我们可以活得更骄傲、更通透一些。

武侠小说中有一句上乘的心法: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其本质就是:不受力。

年富力强且试错机会多于生存压力时,我们可能看不起这种“不受力”的状态,会追求“他强我更强、他横我更横”的爽感。

可人生越往后,体力下降,顾虑增多,我们会逐渐发现:

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不在乎。

你不必那么“耳聪目明”,该示弱的时候就示弱,该抽身的时候就抽身,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塑造自己的深度生活中。

松弛又相对圆满的人生,应该像樊登老师说的那样:
“行所当行,做一些自己应该去做的事,跟随自己的心流,去寻找人生真正应该获得的东西。”

文 | 许清欢 · 主播 | 童颜
来源 | 帆书樊登讲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6-28 08:17 , Processed in 0.0251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