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回复: 0

真正的情绪管理,不是情绪稳定,而是情绪自由

[复制链接]

3459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95
发表于 2024-5-26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正的情绪管理,不是情绪稳定,而是情绪自由

有心理学家曾说:“未被表达的情绪只是暂时被活埋,它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现。”

深以为然,面对情绪,你越想要控制,它越会反过来把你钳制;你越是用力压制,它越会反弹起来将你吞噬。

最高级的情绪管理,永远是去看见、去允许、去接纳。

唯有如此,才能收获真正的自由,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他人的情绪,与我无关

有位作家和朋友外出游玩时,遇见了一位卖报纸的小贩。

朋友如往常一般想要购买一份报纸,便礼貌地和小贩攀谈起来。

但期间,卖报纸的小贩总是板着个脸,说起话来也一直夹枪带棒。

作家见状,想要上前理论几句,但接过报纸的朋友说完“谢谢”后,便径直将他拉走。

面对仍然不理不睬的小贩,已经走远的作家忍不住吐槽道:“这人的态度也太差了。”

朋友却笑道:“他一向如此。”

作家听罢,疑惑道:“那你怎么还一直对他那么客气?”

朋友坦然回道:“何必因别人的行为影响自己。”

白岩松曾说:“我们之所以活得很累,是因为我们太容易被外界氛围所感染,被他人情绪所左右。

过分与人共情,无异于将自己推入深渊,平白经受颤栗的苦楚。

过度受人干扰,也只会使自己身心疲惫,莫名背负不属于自己的负累。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必做一块盲目吸收的海绵,被别人的情绪污染,为他人的情绪买单。

很喜欢一句话:
“生活的意义,不是为别人的情绪找出口,而是为自己的生活找出路。”

人活一世,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解决的课题。

要有自己的心理边界,区分哪些情绪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

只有保持一定的边界感,才能远离他人身上的阴霾,还生活一片辽阔阳光。

每一种情绪,都值得被看见

武志红曾说:“人活着不要憋恨,不要憋哀,也不要憋怒。

一个人过得如何,从他所处的情绪状态就能看出来。

作家三毛有一段海外留学的经历。

起初的时候,她谨记父母的叮咛:“凡事忍让,吃亏是福。”

所以她对许多人都很好,面对舍友的请求,也从不推辞,可半年下来,善良,渐渐成了她的负担。

铺床、扫地、擦桌子、洗衣服,一个寝室的内务都需要等她来整理,还常常被室友指使,做各种跑腿的活计。

一开始,遇到麻烦,三毛不敢向人求助;面对冲突,也不敢轻易释放情绪。

可越是无视自己的委屈,她的生活就越发疲惫。

直到有一天,再也忍受不了的三毛释放了所有被压制的情绪。

自此以后,她不再理会舍友无理的要求,生活渐渐变得轻松起来,心情也不再压抑。

而令她意外的是,她的舍友非但没有与她疏远,反倒是变得和善起来。

许多时候,你越想要咽下委屈,道路只会越发难行;你越想要吞下苦楚,人生只会遍布荆棘。

就像一位社会学家所说:

“人一旦有了情绪稳定这样的标准答案,就会渐渐忘记自己是怎样一个活生生的人。”

做情绪的主人,从不是压抑情绪。

因为每一种情绪,背后其实都藏着你内心深处未被满足的诉求。

委屈是在告诉你,你需要被人看见;

愤怒是在提示你,你需要他人尊重;

抑郁是在警醒你,你需要停下休息。

人到中年,需要意识到没有一种情绪是不应该出现的。

去看见、并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只有定期“喂饱”自己的身体,填补足精神食粮,才能在生活中保持住热气腾腾的能量。

最高级的自由,允许自己情绪不稳定


懂得所有道理,并不能够过好人生;仅仅稳定情绪,也并不足以支撑生命。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情绪自由”,说的便是:

他人的喜怒,与我无关;我的情绪,不受他人影响。

成年人的情绪价值,都是自己给的。

只有学会觉察自己的需求,与正常的情绪和解,才是对自己最大的温柔。

1、多分离,明确周遭情绪的来源。

哲人曾说:“人是环境的产物。”

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人自会变得急躁、烦闷。

所以大多数时候,情绪就像是混有杂质的水,其中既有我们的心酸、也有来自他人的干扰。

要想理清生活中的烦恼,就需要明白什么是你的,什么是由别人带给你的。

只有分离好他人与自己的情绪,才能避免多余的污染。

3、少共情,建立自己情绪的边界。

有一句很清醒的话:

“人生的烦恼来自于,我们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

永远不要妄自将别人的情绪置顶。

真正聪明的做法,是只倾听,不插足。

做别人情绪的旁观者,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生活才会变得轻松,同时也是对人对己最好的善待。

3.、不抗拒,看见内心真实的需求

作家武志红曾说:“任何情绪感受、体验都在告诉我们一些信息,指引我们走向好的成长之路。”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喜怒哀乐也是我们精彩生活的部分。

所以不用惧怕,也无需过度控制。

只有不带抗拒的感受,将其当成一种善意的提醒,才能更好地满足期待,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行走于世,我们与情绪的关系,就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古语有云:“有容,乃大。”

相向而来的河流,即便凶猛对冲,但等到平息汇集于一处时,仍会保留着各自原本的底色。

人的快乐、悲伤、焦虑、愤怒……也应如河流中的每一滴水,被承认,被接纳,被完全满足,如此,才是不负余生、不负自己。


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6-18 19:09 , Processed in 0.03046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