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6|回复: 0

【朱清时】巅峰状态是如何出现的?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810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6506
发表于 2022-11-1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清时:清醒无念与最优体验

(2020.3.26)

01  清醒无念与最优体验

无为和心流都是清醒无念。此时在高度警觉下,意识在几微层面上帮助直觉,二者的界限消失,感觉不到念头,可以使人得到最优体验。

    人生的最优体验;
    庄子的庖丁解牛;
    直觉与意识;
    什么是警觉?
    巅峰状态是如何出现的?
    最优体验的几个例子

02  人生的最优体验

人生一世无非在“离苦得乐”。很多人以为,只要运气好,拥有财富、健康、年轻及出众的外表,就容易获得最优体验。

这是世人常犯的大错。其实苦乐是主观体验,可以与健康与财富等没有关联。

无论处境多么不堪,一个人的主观仍然可以不受影响、保持自由,获得最优体验。

正如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得过最优体验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

最优体验又作“颠峰体验”(peak experience)。此时你的注意力如此集中,以至其他所有东西都消失了,意识与行动和环境融合在一起,渐渐感觉不到自我与时间的流逝,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包括认知力、创造力和愉悦感都达到颠峰。

这种体验有四个特征:
无自我性(Selflessness) 、
无时间性(Timelessness) 、
无刻意性(Effortlessness) 、
丰富性(Richness),
后者指能获得丰富信息并且创造力大增,而且有强烈的愉悦感。它们被简称为STER。

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人,都在追求这样的相同最优体验。

这说明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本能,能够实现巅峰的绩效表现、达到最理想的存在状态,并且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设法进入这个状态。

虽然任何需要集中全部注意力的事,无论是在织毛衣、做饭、或者在一场引人人胜的交谈,都可能出现质量不同的优质体验。但是高质量的最优体验则很难随意进入并维持在其中。

目前正在全球畅销的几本书,都讲到这种最优体验,它在古代中国叫“无为”,强调哲学;

在现代心理学中叫“心流”,重在心理学;

在古代希腊叫“出神”,有实用技术。

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开始,佛学就在系统地研究如何“灭苦”。

佛法通过清醒无念见到的“自性”,其特征“空、明、悦” 和“无我、当下、不住相”,与最优体验的STER十分契合。

佛法既是哲学,又是心理学,还有实用的修行技术。

用一句话概括佛学,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唐·实叉难陀译)说的:“复次,佛子!

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

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佛学认为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本具"如来智慧”,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都有能力实现巅峰的绩效表现,达到最理想存在的状态,即常说的“自性”。

这里用的“自然智”这个词,就是道家在唐代的“常用语”。

它说明“自性、自然智”与道家“无为”有相通关系。

最近由于脑和神经科学的介入,这方面的研究在突飞猛进。有人认为,一场革命正在到来。

无为、心流与清醒无念是同一个东西,此时在高度警觉下,意识在几微层面上帮助直觉,二者的界限消失,念头不见了,可以使人得到最优体验。

为什么它们能够达到最优体验?

为什么清醒无念没有意识参与却能见到自身和世界的真相?

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一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1】  森舸澜( Edward Slingerland)的《为与无为:当现代科学遇上中国智慧》,史国强译,现代出版社。(作者是一名美国汉学家,斯坦福大学宗教学博士,主攻中国古代思想,现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是《论语》英文版的翻译。他的这个中文名字就是自己取的。)

【2】米哈里 ·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信出版,张定绮译)。(作者(以下简称米哈里)是一位当代心理学家。不像大多教心理学家研究普通人和心理上有点不正常的人,他喜欢研究那些优秀的人,用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

他和研究团队走访了很多科学家、医生、艺术家和普通人,了解这些人的心流体验。

他们使用“心理体验抽样法”,通过每天随机选择八个时间点用电子呼叫器指挥受试者填写问卷的方法,获得了超过十万份的日常体验问卷。

他们最初是想知道“到底做什么事最幸福”,结果获得了“心流”这个洞见,并且总结了心流的特征和产生心流的条件。

心流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历经众多心理学家三十年的研究检验,现在越来越热门,而且很可能引起21世纪主流科技的革命,因为无论物质科学多发达,毕竟人的一切都要落实到自身主观的幸福上。)

【3】Steven Kotler,Jamie Wheal著,张慧玉等译《盗火:硅谷、海豹突击队和疯狂科学家如何变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两位作者都是作家。为写作本书,他们花了几年的时间走访了很多地方,得出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调查结果。)

03  庄子的庖丁解牛

这几本畅销书都讲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科学相遇、并且碰撞出了的火花。

无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常常被认为是不作为,对应于英文“Not doing”,意思是什么也不干,让周围的事情顺其自然地发生。

这大错了。森舸澜把 “无为”英译成Not trying或者Not to try,意思是不要刻意去干。米哈里的“心流”与“无为”是一回事,前者偏重哲学,后者则是心理学。

他们都认为庄子的“庖丁解牛”是无为的生动案例。

下面我们分析这个例子

庄子的“庖丁解牛”

庖丁是先秦时代一次传统的仪式上的主角,他为文惠君卸开一头大牛。

庄子这样描述他:“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桑林》之舞和《经首》之乐是古代庄重的音乐形式。

庄子用它们来比喻庖丁的身体动作,把他的杀牲祭祀说成了一次艺术表演。

文惠君大为惊讶,感慨地说:绝了! 你的技能怎么能如此高超?( “嘻,善哉!技善至此乎?" )

庖丁说:“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眼睛里所看到的都是牛;

三年以后,我就不再看见整头的牛了;

现在我凭心神与牛接触,不再用眼睛去看。

视觉停止了,而心神在活动,我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进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

刀刃很薄,插入有空隙的骨节,游刃有余。

刀不曾碰到过筋脉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更何况是大骨头!技术不好的厨师每年要更换一把刀,一般厨师每个月就得更换一把刀,而如今我的刀用了19年了,所宰的牛至少有几千头了,但刀锋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文惠君从庖丁的讲述中看出了人生的道理( “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人的一生要面对的种种障碍,好比出现在庖丁的刀锋前面的骨骼和韧带。

我们要像庖丁的刀锋那样始终锋利无比,就要不与骨骼或韧带硬碰、只在缝隙间行走。

生活中的无为者,就是只在空隙间行走,避免被困难伤及精神或拖垮身体。

然而,庖丁解牛并非完全靠无意识的直觉。他说:“每当我碰到那种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看到那里很难下刀时,我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

然后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就一下子解开了。”每当感觉到自己就要遇到麻烦的时候,他像舞蹈般的轻松解牛动作也要被打断。

这时候,他虽然仍然全身放松,但是他的意识会介入并操控手中的刀解决困难。

这些话意味着,庖丁在解牛过程中,精神一直处于警觉状态。

警觉却无念头的状态

在2002年诺贝尔奖获奖致辞中,丹尼尔·卡内曼讲到人类知觉的双轨模型:我们的信息加工系统一个是直觉性的(快速、自动、毫不费力),另一个是推理性的(慢速,按顺序加工,需要主观努力)。

森舸澜把这两个系统形象地称为:“热认知”和“冷认知”。

因为无意识的直觉更冲动、放松,而有意识的思考是更冷静、紧张。

在庖丁解牛的整个过程里,我们看到直觉(热认知)和意识(冷认知)之间的密切配合与顺畅高效的协同工作。只不过这种配合可能会很细腻(后面称“几微”),让人完全感觉不到,以致觉得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界线消失了。

在解牛的大多数时候,庖丁的意识不介入,他手里的刀完全由直觉来主导,在牛骨之间的缝隙里游走。

但是,每当遇到难度大的地方,意识就会迅速出现,观察、分析、判断,然后指挥手里的刀度过这个难关,之后意识又迅速地隐退。

然而,如何才能让意识总是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不需要的时候就隐退呢?

一定存在一个高度警觉的精神状态,它精心操纵直觉与意识这样配合。

什么是直觉和意识?

什么是警觉的精神状态呢?

04  直觉与意识

直觉是什么?


直觉是人不受意识控制的底层知觉。

它如同飞机上的自动驾驶仪,指导着我们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活动。

人的直觉可以在进化中产生。

例如现在很多人还具有“一眼看穿一个人”这种直觉。

这是因为当我们的祖先在森林里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他们必须立即做出评估:这个人是朋友还是敌人?

那些能够准确看透他人的人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养育后代,就把这种直觉遗传下来。

直觉使我们对环境产生即刻的感觉和反应,而意识层面可能对此一无所知。有效的直觉源自经验。

直觉是经验为我们提供的内隐知识。

我们学会了骑上自行车并保持平衡,即便我们可能无法解释自己是怎么做到的,但是只管去做,身体心知肚明;

象棋大师可以同时跟多人对弈,简单地瞟一眼棋盘就知道下一步怎么走最好,而且赢得每一盘棋;

经验丰富的音乐家、汽车工程师以及内科医生也一样,他们获得了某种能力,可以迅速评估场境、诊断问题。

下面将讲到,无意识可能把大脑的宽度容量发挥到极致,接收到更多的大量信息,增强察觉力,放大与世界的连接。

这就是说,经验丰富者的直觉可能“审几微”,就是见到世上的事物将动而未动之际的状态。

由于任何场境中总是含有持久不断的蛛丝马迹在内,如果直觉可以得到场境的一些非常精致、超感觉的微细部分,就可以见几知著,当机立断,这是把一切人间事业做到巅峰的条件。

有些行家只要从酒的色泽、味道、形态上面,就可以告诉你它的产地与制造年份;

有些古董鉴定家只要轻瞄一眼,就可非常准确地说出一件古董的制造地点与制造者。

直觉需要意识来校准

由于直觉是长期进化形成的、由基因遗传下来的能力,当遇到进化中没有的新情况,进化并没有提供标准答案时,直觉就可能犯错误。

人类的意识就是为了克服直觉犯错而进化来的。

用意识修正了直觉的错误,人类才从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的霸主。

科学在本质上就是意识用逻辑和证据来修正直觉。

例如直觉使我们的祖先认为太阳围着地球转,后来以伽利略的科学观察为证据才修正直觉,认为太阳静止不动,地球在旋转。

意识应该尽量少用

但是意识只能在必须的时候才出现,不需要时应该马上隐退。因为用意识解决问题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从下楼梯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直觉使我们不用看脚下就快速平稳地走完。如果你每次迈出一步前,都要仔细观察台阶的高度和宽度,调整好一条腿的弯曲度和力度,然后才小心翼翼走。那不仅累而且浪费时间。

另外意识还容易使用过度,让人把虚拟的东西误认为真实,陷入“贪、嗔、痴”,造成人生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用意识解决问题时,会造成创造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

创造力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思想的状态。意识擅长用逻辑思维来解决互相孤立的问题,得出确定无疑的答案,“要么这个,要么那个"。

但是解决复杂问题需要“整合思维”,这在无意识直觉时容易出现。当你在用意识“刻意”地做事时,“整合思维”常常被排挤掉。

意识处理信息时,“带宽”容量很小。我们的意识每次只能认知和回应一定数量的事件,而新涌进来的会把旧的挤掉。思绪必须井然有序,否则就会混乱。

现代科学估计,我们顶多能同时应付七组信息,诸如分辨声音、影像,或可辨识的弦外之音等。

由一组转换到另一组,至少需要1/18秒。从这些数字可以算出,大脑1秒钟顶多能处理126比特的信息。

我们光是听懂他人说的话,就需要每秒钟处理40 比特的资讯。

因此在理论上大脑只能同时理解三个人的话, 而且此时其它的思想和感觉都被摒除在外。

然而无意识可能把大脑的宽度容量发挥到极致,接收到更多的大量信息,增强察觉力,放大与世界的连接。

05  什么是警觉?

“全神贯注”


优秀运动员经常有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

此时他们能很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当下的每件事,头脑里却没有任何的念头。

一些篮球明星在比赛中会进入那种“人球合一”的巅峰状态,他们的身体和球不与任何东西相碰,只在缝隙间行走。这时候他们会感觉怎么打怎么有,做各种技术动作根本不用去想,动作行云流水,投篮也不用瞄准,随手投出去就知道那个球一定进。

然而球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他们肯定对场上的局面有高度警觉。

在有些瞬间,他们会让大脑非常高效地对场上的局面做出了分析,然后又很快把身体交给直觉去做动作。只不过,这种配合天衣无缝,你完全感觉不到这种切换。

体验自己的警觉

来自世界的信息很多,无意识始终在监察它们。

一旦有与自己有关的特殊信息,直觉就会唤起意识来注意。

例如在鸡尾酒会嘈杂的人群中,你似乎听不到自己的谈话以外的各种噪音,然而如果噪音中提到了你的名字,你马上就会注意到。

这就是直觉的警觉作用。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讲课有三个层次。

一是念讲义,这不受欢迎;

二是按自己的理解、消化后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成为一篇有血有肉的讲演;

三是感受到听众的反应,边讲边考虑:这样讲下去有何不合适?

有没有更好的讲法?

据此随时调整,使演讲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启发性。

在最后这个层次上,讲课有灵气,就是出现了警觉在高级层次上活动。

佛学的清醒无念

佛法中的清醒无念,就是清醒地察觉到当下的每件事,然而没有念头。

《大方广佛华严经》云,众生有“自然智”,这是禅宗顿悟的根据。

因为有自然智,故才有无修而顿悟的可能。

六祖慧能提出,“无修之修”的方法应以“无念”为主。

《坛经》说:“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实际关键在于 “无念” 。

《坛经》又说:“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

关于无念,慧能的弟子神会进一步说:“不作意即是无念”。

“不作意” 是唐代的白话,胡适曾引用如杜甫诗来解说其含义(见“菏泽大师神会传”,《胡适佛学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隔户杨柳绿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

狂风挽断了杨柳的最长条,谁能说是“不作意” 呢?

由此可见,作意就是“起心”,就是“打主意”,就是“存心要什么”。

诗人杜甫说春风起心爱上了那“恰似十五女儿腰”的杨柳条,所以早上一阵狂风就把那最长最苗条的一条折断了。

由此可见,“不作意”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不追求,而是在用自然智做事,不刻意追求。所以“无念”是不刻意。

无念并不是“心念尽除”,因为自然智还在。若心念尽除,什么精神活动都没有,那么与昏沉或死亡无异。

在《涅檠经》中,佛告琉璃光菩萨:“善男子,汝莫入甚深空定。何以故?大众钝故。”

神会解释说:“若入定,一切诸波罗蜜不知故。”

这就是“定时则无慧” 的说法,这个“定”就是指“心念尽除”的空定。

唯识“自证分”

然而不刻意去想,又还清醒,这是何种精神活动呢?

佛学唯识论是观心之学,它一层层地观察心识的真实相,用它的“四分说”给出了答案。

“相分”是外界客观事物在自己心识上所显示的相状,相应于无意识;“见分”是心识的另一种功能,用来分别、证验外界客観的事物,对应于意识;

“自证分”为心识的证知作用,是心识的清醒的警觉功能。见分有缘虑、了别相分的作用,但不能自知其所见有无谬误,心识又去证知“见分”的见照有无错误,所以叫自证分。

内观(Vipassana)禅法

又称毗婆舍那禅法,意思是如其本然地观察事物。

当听到响声的时候, 专注地听。初学者为了帮助自己专注,可以默念“听、听”,以便让无意识来调动身心帮助自己专注地听。

随着专注和定力的加深,会进入一种新状态,杂念不生,感觉到自己能够不与听觉搅合在一起,听觉可以不影响我,甚至消失。

视觉、味觉、触觉、乃至思想念头,都可以这样。

当专注地观察它们时,如果你感觉到自己能够与它们分开,你就是进入了心识的警觉功能。

06  巅峰状态是如何出现的?

直觉靠警觉与意识配合

人的动作可以分为无意识直觉的和有意识刻意的两种,但是很多动作都是有意与无意识直觉的混合。

比如你在开车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无意识在控制车辆,很放松,不需要刻意努力。

路上车辆行人和形形色色的东西很多,你都不在意。

然而一旦前面有一个人窜到马路上,你立刻就会发现,紧张起来,唤醒意识来集中注意力判断距离,然后采取刹车或者变道的对策,这就是直觉与意识的混合动作。

在这种动作中,直觉遇到困难,发出警报,让意识介入。这时直觉处于高度警觉之中,监督和指挥着意识与自己的合作。

一个初学开车的人,这种混合动作会很粗糙,似乎车不听使唤;

一个经验丰富的司机,这种混合动作很细腻,车像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赛车手、摩托车党,他们可能会被这种混合动作深深吸引,直到巅峰状态。

巅峰状态


在高度警觉下,直觉与意识可以密切配合、顺畅高效地协同工作。

这时意识起作用又不过分,让直觉充分发挥强大威力又不犯错。

如果直觉能“审几微”,还可以让意识把困难解决在“几微”状态。

这时意识与无意识的界线消失,最优体验的巅峰状态就出现了。

此时,觉知与行为、四周环境都好像整合成了一体;

时间失去了意义,几个小时转瞬即逝,而一个瞬间又似乎成为了永恒;

意识的所有内容相互协调,与人们界定自我的目标相和谐。

这就是最优体验,其中“自我”在奋力动作着,自己却并不知道。

这时他们在最具挑战性的层次上,体验着自我的超越。

滑雪者在大斜坡转弯时,在对雪与摔倒的畏惧中,就是在体验这种巅峰感觉。

这种意识与无意识的界线消失的状态,不能简单地归类于意识或无意识。

这时人的所有技能都被唤起,意识活动的很多局限都被突破,而且再没有一个自我来宣布什么正在“我”的意识之中,人与整个世界合为一体。

这就是最优体验。

挑战者的最优体验

一名水手,握紧鼓满风帆的缆索,任凭海风吹拂发际,感觉船只破浪前行的愉悦。

此时帆、船、风、海四者,在水手的血管中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鸣。

此时水手的意识与自己的身体,和帆、船、风、海等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某种形式的“心物一元”。

登山者会挑战更高的山峰,他们的攀登并非为了到达山峰,只是为了攀登而试图到达峰顶;

高山滑雪者在对摔倒的畏惧中,可以体验自我超越的感觉;

有些艺术家会连续工作很长时间,注意非常集中,仿佛绘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但画完成以后他们就把它扔到一旁,基至再也不看它一眼。

这种体验不仅是人生的至乐,也可以产生非凡的智慧。

一旦经历了这种状态,人们会“上瘾”,热切地希望能再次体验。

07 最优体验的几个例子

最后,我们再来简单分析最优体验的几个例子。

劳动者的最优体验

米哈里在《心流》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典型的最优体验。

“里柯·麦德林在一条装配线上工作。他每完成一个单元,规定的时间是43秒,每个工作日约需重复600次。

大多数人很快就对这样的工作感到厌倦,但里柯做同样的工作已经5年多了,还是觉得很愉快,因为他对待工作的态度跟一名奥运选手差不多,训练自己创造装配线上的新纪录。

经过5年的努力,他最好的成绩是28秒就装配完一个单元。

最高速度工作时会产生一种快感,里柯说:“这比什么都好,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

里柯知道,他很快就会达到不能在同样工作上求进步的极限,所以他每周固定抽两个晚上去进修电子学的课程。

拿到文凭后,他打算找一份更复杂的工作。我相信他会用同样的热忱,努力做好任何一份工作。”

这个案例表明,工作的挑战也能造就心流-最优体验。

这里的关键是强调任务的难度对你构成一个不高不低的挑战。

当我们正好碰到太容易与太难之间的那个平衡点时,心流就发生了。

而人的技能总是越练越精的,所以只有当任务的难度逐渐升级,人们才能一直保持在心流里。

而不停上升的难度也迫使人们全力以赴,时时接受挑战,最终提高了能力。

心流强调挑战与能力的提升。

其实无为状态的产生中也如此。

例如庖丁解牛达到无为,也一定需要任务的难度对庖丁构成一个不高不低的挑战,太容易与太难都不行。只不过米哈里在分析心流时才把这点浓墨重彩地说出来了。

任何处境都能有“心流”

索尔仁尼琴对长期的监狱生活有一段生动描述:“有时,跟一群绝望的犯人站在一起,周围环伺着荷机关枪叫嚣的警卫,我感到一阵节奏和意象汹涌显现,仿佛把我托上了半空。

这个时候,我觉得非常自由而幸福,有的犯人会设法冲破铁丝网逃脱,对我而言,铁丝网根本不存在。犯人的总数并没有减少,但我已飞到远方去了。”

不仅犯人会用这种策略收复对自己意识的控制,曾经在南极附近的小木屋里,独自度过4个月寒冷而黑暗日子的探险家、美国海军上将伯德,克服万难、单人飞越大西洋的林白,也都用相同的方法保持自我的完整。

老子说的“无为而治”

老子说的“无为而治”正这样的状态。

它是以法(“法”与 “道”同)治国,而非人治;

人过多的干预社会秩序则乱,法治则井然有序。但是“无为而治”并非不要政府,而是要政府起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敏锐地观察社会的运行;

二是一旦发现问题,比如偏离法制或法中唯有的,就马上启用政府的工作团队去解决问题。

朱清时先生,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化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前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南怀瑾学术研究会创会会长。本文来源自朱清时先生微博




【觉醒家园】 www.awaker.inf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11-22 09:30 , Processed in 0.07159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