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0|回复: 0

善待这个世界,并时刻做好自己能做的那份善良

[复制链接]

4464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966
发表于 2025-5-25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善待这个世界,并时刻做好自己能做的那份善良

【精彩摘要】有人走路爱顺手掐断花朵与树叶,然后遗弃;碾死小昆虫来彰显自己的“强大”;伤害小动物来发泄内在的黑暗乐趣;伤害儿童与他人,只为流量关注的财富......这些行为源自扭曲的心理,而非生存需要。这样的行径会在无意识中被全部记录,并设定相同程度的对等体验来供其理解与品悟。
本文摘自:细雨著作Y2-3《已知的实相Ⅱ》第三册第31节            

赛斯原文
(“为什么珍对周末警方在画廊射杀欧椋鸟的事这么生气?她今晚为此写了一首诗,打算寄给报社。”)

鲁柏很不高兴,而且理由充分。尽管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些被杀的鸟经历的是一种自然的终结,但这个终结背后的原因,在情感价值上是错误的,而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不言而喻,鸟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只猫捕杀一只鸟,并不涉及人类所关心的那种价值权衡。

今晚我不会再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只想说,在你们的层面上,出于自我保护而杀生,或者猎杀自然界的猎物,并不会让你们卷入——我相信这是我们第一次使用这个词——因果业报(karma)。

随意杀生,或者仅仅为了杀戮而杀生,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而这种行为背后的情感或情感价值,往往和被杀的生命本身一样重要。换句话说,杀戮的欲望本身,也是一种会引发严重后果的因素,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这与被杀的具体生物或生命体无关。

这涉及到极为重要的价值判断。

很多人吃素,出于宗教的朴素价值观、慈悲的念头;却不知道植物也有丰富的感官与不低于动物的情感活动。人把自己定义得脱离了万物,进而把能和自己形成直接交流的动物也从万有中高贵于植物或菌类,这是很人文的狭隘的本位主义认识。

从灰尘、尘螨到人或所谓的神,都是同样值得宝贵的,也都是同一种生命力所化生出来的。其内在自成生灭往复的体系,没有贵贱,也没有善恶。为了活下去而吞噬其它活物的过程只是彼此的融合,这里没有杀戮。

死亡不是载具的破坏这样定义的,因为根本就没有死亡这样一件事在灵界被认知为是个“事儿”——不过是舞台剧上的角色轮替与变装而已。屠夫、法警、战士,都不会因其行径而背上所谓的因果,除非他被人文洗脑成了罪人。

但因为乐趣而残害他人、动物、哪怕植物的人,他们内心的扭曲是需要平衡的功课——这也不是因果,而是平衡性体验的法则。

有人走路爱顺手掐断花朵与树叶,然后遗弃;碾死小昆虫来彰显自己的“强大”;伤害小动物来发泄内在的黑暗乐趣;伤害儿童与他人,只为流量关注的财富......这些行为源自扭曲的心理,而非生存需要。这样的行径会在无意识中被全部记录,并设定相同程度的对等体验来供其理解与品悟。

再一次地强调,这不是因果或报应,但确实是业力,是其需待体验的课业,是平衡对等体验的蓝图规划。自己规划这蓝图,并经历它。

一个人可以不懂道理、不知法律,但一定要选择善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底线,人所不欲勿要强加是进阶。
——摘自细雨著作Y2-3《已知的实相Ⅱ》第三册第31节

拓展阅读
如果你无法理解宏观自洽平衡的道理,那至少可以凭借本性中的良知与爱去作为;如果你心中忧愤,无法主动地爱人如已,那至少保留感同身受的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仁德都做不到,行事公平不偏袒亲眷,不营私舞弊,天下为公倒也可以;若私心太重无法做到公义,退而求其次,最次也要能认知到这个肉身我不是自己,心神中有一个内在高尚的心神是存在的,并且知道要听从与敬重内在自我的心灵感召。

其实除了“人”,树木和植物的生命都是有意识的,但植物并不发展出角色我的认知系统。植物也是有感觉的,可以意识到被伤害时的痛苦。植物因没有对角色我的执着,对生死并不存遗憾,它们珍惜生命,会为生存与发展而奋斗。

植物对生命的意识、生物链的自然往复,比多数人理解得更透彻。它在行动里运作时是有意识的,它了解也觉得自身就是维持宏行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植物对构成自身伪装载具的内在粒子是有重复认知的,所以它珍惜生命但不害怕毁灭,它真切地知道自己在聚散间会变成其他种类的角色继续参与宏行动。意识的本体始终就在行动之内,本体的延续性与其在延续性中的感觉,始终就在行动之内,与角色的生灭无关。

现在很多人在坚持吃素,因为觉得这样自己的身体会更清爽,也更仁慈。不过是否更健康要看自身的血型与自已生活的自然环境。偏食的代价就是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偏颇的状态里。如果你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与自身载具的品种,可以容忍你始终处于偏安的状态,那就没有问题;如果不匹配,就会生慢性病。至于是否更慈悲,那就未必了。因为植物同样有情感和直觉,并且不比动物少多少

总体来说,原则性的事情最好越少越好。因为认知的自限性导致经历的局限性,说到头都是尚未消融的二分心在作祟。

地球上的所有物质与生命体,形成了一个有序的链状循环体系,从沙土岩石中、植物与藻类摄取最原始的物质,然后滋养昆虫与微生物,一阶阶地攀升到食肉动物与人类,而最终强者又用身体去滋养自然。一切生命都拥有自己的觉悟,在摄取时随时准备着奉献——当今的人类除外——我们连尸体也要消耗资源,连一捧灰也不愿回归万有,这样的意向让我们所在版本的地球越来越贫瘠荒芜。

很多修行者觉得食用动物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却忽视植物哪怕藻类也存在着情感、知觉与意识。每一粒种子都是鲜活的生命。一切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哪怕水与空气都是有意识的。我们把杀戮看成是一种罪恶,却不知道这些从泥沙中来的基本粒子,通过植物、动物,最终通过这样的途径得以体验与历经人的生命体验。这只不过犹如观光客在城市系统中换乘着各种公共交通体系来达成游历的目的。

别太把自己当自己,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我们这皮囊是地球各种微粒的聚散载具,它们合成了我们,我们带着它们去游历经验。这载具只不过是意识的外衣,意识来了又去,兜兜转转,今天演你明天演我,骨肉不过是戏服道具。这道具是很智能的,可以与意识的认知和情绪互动并匹配。你的心思要是活拧巴了,身体也别想舒坦着。

我们不是物竞天择的产物,很多人感叹,因为地球的位置、气候的适宜、氧气的浓度等才有了我们,这是神的恩典,不可能有这样的巧合。这样的想法怎么不看看海底火山口旁的生物,千度沸水中没有光的高压下活得也很滋润。任何的环境都可以展开生命,地球也不止一个版本,有海豚人、海猿人、蜥蜴人、恐龙人、植物人等等,我们不过是一个很不成熟甚至不太成功的分支亚种。一切都同时存在着,各自发展着自己的故事。而我们的灵魂意识也不只是在地球人类这一个单一物种上寄居。别太把自己固化认知到这一个临时物种的身份当中。几千年不过一瞬,人生百年连一刹那都不算。

这个载具本自具足几乎一切可能性,但我们对它的认知犹如对这个宇宙的认知不到4%一般。因为我们压根儿就不信赖它,从拜神开始到拜科学教,外求外访外寻就没有停止过。其实身体知道的知识与拥有的能力远比我们当代最顶尖科学家还要多数百亿个世纪。可惜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不再与它对话了。

我们确实应当对自身生活的实相有所觉知,并直面当下的世界中有着种种的不公和冲突、疾病与灾荒。但被这样的时代背景剧搞得自己惶惶不可终日、忧国忧民、杞人忧天的就委实没有必要了;或者说你太当真、太入戏了。要知道你的角色只不过是在一个多重平行的时代剧中,而各种平行的结果都同样真实地存在着。你能做到的只是让自己可以有资格进入与你意识频率相匹配的那个实相中,也仅此而已。

但是并不是说因此你就可以展开精致的利己主义,独善其身。在可以有资格意识跃迁的条目中,说得很清楚:如果你不能达到多维视角的宏观认知,如果你不能做到天下为公、无我利他的大同融通,不能了解与理解“我的世界里只有我”的真实奥义,那你就无法毕业高升。   

悲天悯人是没有必要的,那什么也改变不了,只是徒增烦忧而已。你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地去少祸害多帮助,少评判多安抚,少谋求多付出。让自己活成一个榜样,一个你希望看到的样子,一个能让你肃然起敬的样子。在言行上,在思想上,在意识形态上,成为那个可令你真心尊敬的人。这就是你当行的无悔人生。

你能对十年前的自己说什么人生的领悟? 这就是你的成长。

你想对十年后的自己说出怎样的期许?这就是你的目标。

善待这个世界,并时刻做好自己能做的那份善良,这就够了,忧国忧民忧天下,救苦救难救苍生,这样的目标与心态对于多数人来说太重了。


转自:细雨资料专题节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5-5-26 03:02 , Processed in 0.0339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