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2|回复: 0

融入大自然是非常有益的

[复制链接]

4325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447
发表于 2025-3-12 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融入大自然是非常有益的 【细雨资料专题节选】

赛斯原文

我该再次建议约瑟每天短时间散步。这建议看起来可能微不足道,然而不然,这将被证明是非常有益的。在享受自然的同时确实存在着一种价值完成,能让你从很多束缚中得以释放。

就心理实相而言,内在的行动和身体行动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如果你们俩或任何一位让他人的身体行动阻碍到你们自己有益的行动,那将是非常不幸的。

(我觉得赛斯指的是我今晚因为邻居的(编者注:草坪派对)行为感到沮丧。我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微不足道,但也感到他们很欠考虑。从与珍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她认为我们应该注意自己对他人的反应,所以我就不提了,不过我确实不高兴。)

应该对一般性的成长和释放有一种认同,尤其在这个季节。这种自然的享受是可以被触发的,尽管理想情况下这样的触发并不必须。因为自然是流动的,流畅的,始终都是有回应的,而从来不会设置屏障。

你在投射方面做过的实验对你非常有益。将你的意识向外投射到大自然中,你的内在将得到补充。感受的力量和必要性是所有层面内的强烈需求。我从未建议你放弃这一点。   

细雨解读

走入自然环境中是非常有益的。自然环境有着先天的中正的能量场域效应,可以让步入其中的我们被场域效应共鸣,从而荡涤掉内在小的扭曲与能量的匮乏。把注意力投放的关注点给那蓝天白云浩日、绿草鲜花蝴蝶,走出自我低落情绪和不断反刍般的重复忧虑。让自己融入到自然中,感受与自然一体的无我状态,享受风的气息、树叶的沙沙摇摆、鸟鸣狗跑。

与跑步相比,漫步与快步走的交替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对心肺骨骼微循环系统都更有帮助。

扩展阅读

赛斯原文

从向外的强烈聚焦,完全改变为向内的强烈的聚焦是最有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几分钟的空档都用在心理时间实验上。无论如何,轻快的散步应该是鲁柏每天的日程安排之一,散步也能让内在自己焕然一新。

我不赞成把整天的时间都花在鲁柏上周进行的那种崔诺神父的实验。有一方面,我的确同意鲁柏,即今后与朋友进行任何实验,最好是利用桌子旁边的椅子,并尽可能少提出暗示。

喝一点酒,同样也是有益的,但过量就不然了。

细雨解读

生而为人就多做些人事。心灵的成长是必要的,理解灵界与心灵的本质,有助于角色我不沉迷在凡俗的思想与情绪中。但在这边研究那边,在那边研究这边,总是没有意义的事,你们要知道的事,死后都会想起,不用特意地去透彻地研究。但不去研究又不能清明地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生命初心。

这里又一次涉及到内外发展的平衡。冥想打坐、通神这些事,可以有效地提高内在觉知力,让人活得敞亮、死得明白。不较真、不执著、不妄为。但明事理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来做人本身就是当下自己的功课,那就首先要做好自己当下的课业。去体会人生,融入自然,享受生活,在人群中品玩着市井的烟火气,感受人文间的冷暖起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每天轻快散步半小时,让自己尽量地融入到自然中,与自然交换共鸣自己的意识频率,让自己自然地开阔、调整自身意识频率的紊乱。当然前提是你住家或单位附近有所谓的自然;并且环境带来的是清馨的感受,而不是压抑的、杂乱的、颓败的、危险的感受。

在自我感受到内在压力时,最好的方式不是找茬吵架,虽然这可以快速地释放自我的内在压力,但会诱发负面能量在关系网中的不断激荡。出去走走,让自己融入自然,让辽阔宽广的天地疗愈自己,别在旅行时不断反刍那些糟心事。放空自己,什么都不想反而是最聪明睿智的。当逻辑脑安静下来后,内在多维智慧才能把有用的信息呈现给你觉知,并引领你走出当前的困境。

当脑子嗡嗡作响的时候,自己无法感知到内在的引领,找三五好友聚聚、聊聊,高我会借由他们把必要的信息传递给你。不过当然前提是你的朋友和你的圈子中的人意识频率要有一定的层次,不然他们给出的建议与策略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其实一个人日常的朋友圈子就是他自己意识层次的真实写照,当一个人的意识层次开始改变时,他的交际圈子也开始随之调整。

最后,赛斯给出了相当具体的一个自我状态调整练习方式:

午后的阳光下,独自一人漫步在熟悉又安全的自然环境中,聆听雀鸟的鸣叫、叶子的窸窣,看云的游荡、花的绽放、飞鸟的逍遥.....漫步其中,融入其中,浑然不知有我;不知时光,没有特定的目的,也不想达成什么,就是把自己犹如一滴墨彩融入到了山水中。这样的自我解离,让自然给自己调频,让天地的能量成为共鸣共振的串联,调达心境,享受无我、无忧、无谋的空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5-4-2 09:01 , Processed in 0.07358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