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过是心的旅程,从昏沉到觉醒,从迷惘到开悟,最终走上解脱之路。
觉醒心灵 活在当下
无论什么人,以个人的智慧和能力,都不足以掌控人生的全部。
但是,人并非因此而要感到悲观。
因为,我们的智能虽然有限,但内心的智慧却足以让我们化解生命的苦难。
所谓,看清不如看轻,看透不如看淡。
明了生命的规律,修好这颗心,便是人生的必然。
一、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
得到。
人生的第一个阶段以得到为主。
我们会得到父母、兄弟姐妹,父母的父母,还有邻居、同学与朋友。甚至,还包括附近的陌生人。
我们还会得到天上的云、地上的土、山中的溪流以及林中的鸟鸣。
一切都是新鲜的体验。
因此,我们的童年大体是充实却幸福的。
很快,我们会经历第两个阶段:享受。
我们享受我们拥有的一切。包括,这个世界、年轻的身体、长大后的梦想,以及我们的另一半(伴侣)。
这一阶段非常美好,却十分短暂。
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解读,它就已经离我们远去。
更遗憾的是,我们发现,越是执着于美好时刻,美好流失就越是迅速。
因此,我们可能会陷入迷惘。
不知道未来该追求什么,仿佛追求任何事物,最终都会失去。
于是,我们将很快体验到第三阶段:
失去。
人生就一个先得到后失去的过程。
有的人在很早的时候便经历失去,比如失去亲人,失去父母的关爱,失去某个亲密的朋友。
更多的人,在时间长河中不知不觉地经历失去。
包括自己的青春与健康。
往往,当你觉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失去时, 可能已经失去了很多。
然而,你不必感到忧伤。
因为,失去是一种宿命,学习接受失去是一门必修课。任何人都无法避免。
你最终会离开这个世界,一切都跟你没有关系。
二、我们需要在经历中 懂得看破放下
看破。
如果一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只停留在得到和失去的程度。那么他的命运将是可悲的。
因为,他没有在生命的体验中获得任何智慧得提升。
最常见的人生疑惑是:人活得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果你站在得失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因为,无论得到什么,最终都会失去。
而最高的智慧,却总是引导我们跳出得失去考虑问题。
我们的人生本质上是一场梦。
过去的事烟消云散,未来的事更是虚幻不真。
因此,梦里的东西,无论是好是坏,都不值得执着。
那么,就不要太看重某些东西。比如,名与利、得与失。
放下。
如果人生是一场梦幻泡影,那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
过去,你渴望赚很多钱;
现在,你放下了自己的贪恋,开始顺其自然。
过去,你一直盼望孩子能成龙成凤。
现在,你放下的执念,只要要求他人健康成长。
过去,你总是跟同学、朋友、身边的人攀比容貌、服饰、家庭。
现在,你放下了比较心,懂得了守住自己的内心,安静就好。
总之,当你放下的越多,生命的格局就会越大。
因为,一个人执念的东西越多,他的视野就越是狭隘。
你对名利的执着,让你眼中只有名利;
你对他人的执着,则让你失去自我。
执念,就好像盯着一个东西看。当你过度专注时,周边的景物就被你忽略。
人生也是如此。当你太执着某个事物,就看不到生命的富足。
修心。
当你开始放弃对外在的追求,而重视内心的感受,便是修心的开始。
大多数人修心,是因为心受到的诱惑太多,而产生了种种烦恼。
可是,当你懂得向内觉察,才是真正修心的开始。
你开始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哪些是自己真心要的,哪些是多余的生命负担;
哪些是能让你感受到幸福的东西,哪些是生命中可有可无的点缀。
懂得修心的人是逐渐清醒的人。
同时,修心从向内观心开始,看到我们的贪嗔痴。
以善护念为过程,放下我们的批评、执着与妄想。
以见性开悟为目的,认识到我们的心本自清净,圆满具足。
并非所有人都能走到最后一步,但这是修心的核心本不在目的,而在过程。
只要你走在修心的路上,心中的清净之光便会始终护佑,让你远离灾祸。
三、超然物外 放下解脱
平静:
修心并不是什么不可言说的事。
它带给我们的最大礼物,便是内在的平静。
一个不修心的人,无法获得平静。
因为他们始终处在欲望的掌控中。
欲望让我们感觉不满足。
它让我们的内心离开当下,而去追逐无法获得的虚假未来。
但是,当你开始修心,你的心便逐渐觉醒,能够摆脱欲求对自身的束缚。
平静便也随之到来。
解脱:
解脱,并不是死亡。
真正的解脱不是离开这个世界,而是从这个世界的诱惑中超脱而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心狂。
我们的生命属于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与物质世界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太容易被外界吸引,被外界调动情绪。
真正的解脱是自我的觉悟。
当你看到贪恋物质,并不会让自己真正幸福,只会让身心俱疲。
你就解脱了。
绝大多数人都会在人生的晚年回归自己的内心。
这是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
当你的内心越发超脱,你面对生死的时候便越发平静。
生命也更容易获得解脱。
原创 源也 禅与冥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