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回复: 0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标志:一切不在乎

[复制链接]

3478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364
发表于 2024-6-10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标志:一切不在乎

周国平说:“如果痛苦,只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你。”

很多时候,人的懦弱、烦恼、焦躁,都是自己带给自己的。

总是在意别人,你就难免会落得失望。

世界的生存法则里,真正的强大,就是对一切都不在乎。

01
想想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是这样:

总是千般的小心翼翼、万般的察言观色,只希望让周围人满意。

但最后,你努力迎合了所有人,却唯独累垮了自己。

所以人要变得强大,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被别人的期待捆绑。

作家苏童曾经历过这么一件事。

在一次签售活动中,他遇到一个读者。

这个读者跟随签售的队伍许久,终于排队到苏童面前,然后对苏童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你不该随便出来签什么名,我是你的读者,但是见到了你我很失望。”

说完便拍拍屁股,转身潇洒离开。

苏童愣在当场,感到疑惑又难堪。

他始终想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说了这样一番话。

是自己的疲态使读者失望了?是自己的长相令对方不满意?还是自己的言谈举止与对方想象的不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童对此事耿耿于怀。

他觉得一定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令他人感到不满。

直到思考了许多年,他才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别人身上,做自己并没有什么错。

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大家讨厌你是不幸的,但是按照别人的期望呼吸、吃饭、说话、打哈欠是不必要的。

对他人的在意,就像一顶紧箍咒。

你越是在乎越是看重,就会越箍越紧,以至于让自己无法呼吸。

多年前,村上春树凭借《挪威的森林》享誉全球。

随之而来的,还有无尽的非议与埋怨。

不少媒体责怪他,“性格冷淡”“沉默寡言”“不善交谈”。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一位大作家,应该能侃侃而谈,供媒体创作素材。

对于外界的非议,村上春树回答说:“我的人生实在太有限了,不可能对谁都亲切。”

正是这种冷漠的态度,才能使村上春树摒弃外界纷扰,专注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

资深心理学者黄爱玲说:真正的优秀是为自己而活。

如果你总是浪费大把时间在满足别人上,自己就会在憋屈、痛苦的情绪中难以解脱。

要知道,生活是一场取悦自己的过程。

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去改变,也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你放在心里。

迎合他人,会让你精疲力尽;为自己而活,你才能活得自在洒脱。

当你开始不在意别人的期待,就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捆绑住你。

02

村上春树说:“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日常生活中,你做得再好,也会有人说三道四。

你勤奋,总有人说你死板;你善良,总有人说你虚伪;你乐观,总有人说你盲目。

所以人要变得强大,除了不能被别人的期待绑架,第二点就是:

不要被别人的评价左右。

在美国,曾经有位天才叫做罗纳德·K·霍弗林,他的智商比爱因斯坦还要高出五个点。

但这样一个聪明人,却一生蜗居在破旧的出租房里,过得潦倒不堪。

原因只是因为,在他小学的时候,有位女同学邀请全班同学去参加她的生日聚会。

当女同学看到罗纳德时,满脸嫌恶地说:“我没想到你也能来。”

这样一句话,让罗纳德伤心不已。

从那以后,他格外在乎别人怎么说自己。一直到55岁,都没能走出童年的阴影。

看过这样一句话:

假如你是一棵树,别人对你的态度就是一阵又一阵的风。

如果你总是很在意,随便一阵风都会把你剧烈摇动,甚至将你吹倒。

人生在世,外界的非议只是过眼云烟,内心的坚定才是永恒的瑰宝。

作家石悦年轻的时候,在广东佛山的海关工作。

那时候,他虽然每日兢兢业业上班,梦想却是当一名作家。

所以下班后,他都会一头钻进书房写作。

每回单位聚餐或是同事请客喝酒,石悦都会摆摆手表示拒绝。

也因如此,同事们常私下里对石悦诸多吐槽,说他“是个怪人”。

面对周围人的评价,石悦总是不为所动。

后来同事们知道他在写书,又发出了嘲笑的声音:“石悦的文章,难登大雅之堂。”

即便如此,石悦也丝毫不受影响,而是将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之中。

终于,深耕多年后,石悦凭借一部《明朝那些事儿》爆火,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个平凡的上班族,到享誉全国的作家,石悦正是因为不在意周围的评价,才能走上人生巅峰。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很介意别人怎么在背后说自己。

经历多了才明白:真正伤害你的不是他人的看法,是你对看法本身的在意。

恰如米兰·昆德拉所说:把自己交给他人的眼光去评判,是产生不安和怀疑的根源。

又不必拿别人的话,来惩罚和折磨自己。

当你学会把外在的杂音调至静音,你才能在自己的节奏中安稳前行。

03

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很厉害,却始终在原地踏步?

因为他总盯着周围人的步伐:

看别人比自己过得好,就莫名焦虑;看到别人不如自己,就得意忘形。

总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就很难过好自己的人生。

所以人要逐渐变强,第三点就是:不要被别人的节奏干扰。

世界首位比较心理咨询师露西·谢里丹,曾经被无边的痛苦所困扰:

她总是过分在意别人的生活节奏,并将他人作为自己生活的参照。

读书的时候,她看到朋友写单词比自己快,就感到焦虑;

放学之后,她看到小伙伴比自己游泳更棒,就开始自卑;

到了30岁,她看见谁晒了健身照,就会立马去照着镜子,把自己身上每一块肌肉线条与别人比较;

要是别人发的朋友圈比自己的更光鲜,她也会默默提醒自己“不能比对方落后”。

为了追上别人,她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生活计划,每天花大量时间窥探别人的生活。

可即便如此,她也始终追不上别人的脚步。

直到某天,她连续三小时,都在脸书上刷某人的动态,看完后整个人不安到心率失常。

她才突然意识到,这种比较心理已经让她变得十分扭曲。

从此她逼迫自己关掉一切社交软件,不再去追赶别人的节奏,生活才终于慢慢回归了宁静。

作家章岩说过:太在意别人,就不能按照自己的内心来活。

过度关心别人的节奏,生活就会在悄无声息间迷失方向。

将注意力回归到自身,你才能一步步提升,让自己变得丰富而强大。

松浦弥太郎,被誉为是“全日本最会生活的人”。

他18岁高中辍学,20多岁在咖啡店当服务员,30岁站在大马路上发传单。

到了40岁,他才开始对图书感兴趣,于是开始自学编辑知识。

偶然的机会,他受邀出任日本老牌生活杂志《生活手帖》编辑一职。

当时和他同龄的编辑们早已过得风生水起,松浦弥太郎却还是行业内的新人。

有人问他:如何面对这种心理上的落差?

他淡淡回答:比起随波逐流,我更想以自己的节奏度过一天。

终于在几年后,《生活手帖》在他的经营下,变成全日本销量百万级的杂志。

而松浦弥太郎,也一步步进阶,最终在50岁当上CEO。

人生漫长,每个人的步伐都不一样。

你要做的,不是盲目追赶他人的脚步,或在挫败与焦虑中屈服。

而是在节奏中从容不迫,全心全意地投入这趟生命之旅。

当你不再被他人的步调所影响,而是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

生活终将会以它最恰当的方式,给予你满意的答案。

罗翔说:“人最有魅力的时候,是对周围的人和事,毫不在乎的时候。”

这种不在乎,并非冷酷无情,而是你对自我信念的坚定。

当你独立于众声之外,那么外界的指手画脚、蜚短流长都可以是轻飘飘的灰尘,挥之即去。

学会对无关紧要的事情漠然处之,就是你强大的开始。

作者 | 每晚Leyla
来源 | 本文系每晚一卷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6-24 03:05 , Processed in 0.02228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