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0|回复: 0

和而不同,慕而不攀,亲而有间

[复制链接]

3885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835
发表于 2023-10-10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正舒服的关系:和而不同,慕而不攀,亲而有间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人与人相处,走得再近,也难免有矛盾与摩擦;

处得再久,也常伴随失望和伤害。

一段感情想要长久,都要有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和分寸感。

离得太远,则会显得生分疏远;

离得太近,又容易失了朦胧美感。

真正舒服的关系,莫过于:和而不同,慕而不攀,亲而有间。

1
和而不同

民国初年,胡适在上海结识了陈独秀。

两人一有空,就聚在一起讨论文学、社会等问题。

胡适留学于美国,陈独秀则从苏联归来,两人观念不同,私交却很好。

陈独秀被抓时,每次胡适都积极地奔走救援。

后来胡适在写给陈独秀的信里说:

“我们两个老朋友,主张上尽管不同,事业上尽管不同,仍不失其为老朋友者。

正因为你我脑子背后,多少总还同有一点容忍异己的态度。”

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在交往中,若是强求一致,就免不了争执与冲突。

唯有以广阔的胸襟,容纳彼此差异,两个人才能长久共处。

看过书画家启功和谢稚柳的故事。

他们都是书画界宗师级人物,但两人在学术上有很多观点都不同。

对草书《古诗四帖》的作者考证,他们就产生过分歧。

谢稚柳通过对运笔手法的研究,认为它是唐代书法家张旭真迹。

启功则从文献著录、避讳文字等角度出发,认定它是宋人作品。

二人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甚至为此打过笔仗。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们会因此决裂。

可没想到,他们仍旧像以前那样共同出席各种场合,经常交流书画心得。

对于两人关系,谢稚柳曾这样概括:
“学术可辩,友谊不变。”

正是对各自观点的包容,两人才能够保持终身友谊。

作家特德·姜说过一句话:
“成熟意味着看到差异,但又意识到差异并不重要。”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它们造就了我们不同的观念与行为方式。

只能看到彼此差异的人,只会将对方从自己身边推走。

学会包容各自的不同,才能拉近距离,让彼此舒服。

人与人相处最好的兼容模式,便是发自内心的接纳,和源于理解的尊重。
2
慕而不攀

隋朝文人王通在《中说》里讲: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

在人生得意之时向你大献殷勤的人,大多是趋炎附势之徒。

这种掺杂过多利益纠葛的关系,往往经不住一点风浪。

《王安石传》里,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熙宁二年,王安石得到宋神宗赏识,经常被召见商议变法事宜。

当时刚刚考中进士的吕惠卿,便主动接近王安石。

在他的刻意结交下,很快两人就成为挚友。

王安石也向朝廷推荐吕惠卿,让他成为自己的副手。

几年之后,由于变法受守旧派反对,王安石受到朝野内外的攻击。

眼看王安石就要失势,吕惠卿迅速改换门庭,反过来诬陷王安石。

在吕惠卿的落井下石下,王安石的处境岌岌可危。

危急关头,他给皇帝上了一道万言奏折,据理力争,证明自己的清白。

最终,王安石不仅洗刷了冤屈,还被授予宰相之位。

但从那之后,他便与吕惠卿彻底断交。

余秋雨曾说过:

“友情因无所求而深刻。
真正的朋友,不是一时的玩伴,也不是人脉,它不为任何功利原因而存在。”

最好的感情,是彼此间没有功利心,也没有过多的算计。

南宋时,文人张千载,与文天祥自幼便是好友。

后来文天祥官至宰相,而张千载只是一名普通的举人。

以两人关系,张千载完全可以谋求一官半职。

可当别人都快踏破文天祥家门槛时,他却从未求上门去,甚至还婉拒了文天祥的举荐。

后来,元军南下,文天祥被元人囚禁。

从前围在他身边的那群朋友,此刻一哄而散。

唯有张千载变卖家财,在狱中照顾了他三年,最后还为他收殓了尸骨。

两人这真挚而简单的友情,成为史上一段佳话。

明代名医王肯堂说:
“吾荣时招之始来,吾患时不招自来,真友哉。”

真正的朋友,无关高低,无关贵贱,不涉及金钱利益,不攀慕富贵荣华。

我不期许从你那里有所得,你也不期许从我这里拿走什么。

世上最长久的关系,莫过于以心换心,真诚相待。

3
亲而有间

看过三毛的一个故事。

三毛移居到撒哈拉沙漠后,与周围很多邻居关系都很好。

其中,最要好的是住在隔壁的姑娘姑卡。

每次来做客时,她都会顺手拿走三毛家一两件小物品。

有一次,姑卡没打招呼,就擅自把三毛的高跟鞋,拿去给自己的妹妹穿。

第二天还回来时,鞋子已经变得肮脏破旧。

原本三毛就有轻微洁癖,这样的行为,让她心里极度不适。

忍无可忍之下,三毛对姑卡发了脾气,两人因此闹得很不愉快。

后来三毛谈到此事时说:

“朋友之间,再亲密,分寸也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再好的关系,一旦突破了界限,带来的往往不是亲密,而是困扰。

陈果说:
“人与人,就像两个王国,各自应当保持着宽阔、自然而舒适的疆域,甚至在疆域之间,要有一个中立地带。”

与人交往,亲近地保持距离,才能相处不累,久处不厌。

曾有富商曾向画家黄永玉求画,黄永玉按照市场价索酬。

富商觉得价钱有点高。

他打听到金庸先生是黄永玉多年老友,就想请金庸出面,再谈谈价格。

本以为是很简单的事,没想到金庸却拒绝了,他说:
“黄先生的画,定好价格后就不会再改变,虽然我跟他是朋友,但也不能坏他这规矩。”

作为好朋友,金庸了解黄永玉卖画不讲价的原则。

虽然两人很熟,但他还是觉得不能随意干涉好友卖画。

正是这种分寸感,使得两人的感情数十年如一日,始终舒适而自然。

周国平曾说: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人际交往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正所谓距离产生美,站远一点,就不容易扎伤到彼此。

世间万物都有尺度,感情也是如此,关系再深,也不要轻易越界。

最舒适的关系,不是你侬我侬、不分你我,而是亲而有间、熟不逾矩。

白落梅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里说:

“真正的情,清清淡淡,平平整整,安安静静地摆在那里,从来都不需要太用力。”

好的关系,不需要费力维系,也不需要努力迎合。

多点理解与包容,把握好距离和分寸,才能彼此相安,走得更长久。

用真心实意对待他人,你终能收获真正舒心自在的感情。

文 | yebo · 主播 | 云湾
来源 | 每晚一卷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11-5 05:42 , Processed in 0.25755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