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3|回复: 0

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800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3467
发表于 2022-2-19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

转自:摆渡人 朱丹

论断,是大脑试图为我们的人生经历附会某种意义的产物。同时,你所附会的意义又重新塑造了你,继而影响着你所经历的事件、所处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你所看到的外在世界,完全是你对自己的看法的复制。

01  人生的意义由你决定

在试图主宰自我的旅程中,我们往往会因为诸多障碍和逆境而步履维艰。人生要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四大领域:情感、健康、财富和自我价值。尽管这四者密不可分,但各自又以特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

每当我们伤心欲绝、突发疾病、丢失钱财或遭人欺凌时,我们就会问:“这种事为什么要发生在我的身上?”然而,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试图弄明白人生为何不是一帆风顺,只会让你陷入无休止的思维旋涡里。最后你会懊恼地发现,每个原因背后还有其他原因。

只有当你放弃求解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其实事件本身并没有意义,所谓的意义都是你赋予它的。

世间万物都不像它们看上去那样。我们遇见和经历的一切,并不存在什么隐含的意义,其背后也没有什么秘密、阴谋在影响或操控着它们。量子物理学告诉我们,宇宙中不存在所谓的颜色、形状或结构,一切都只是我们在观察时,经由大脑所创造的。

同样的,人生的意义,也不过是大脑为了印证我们从生活中习得的各种观念而编造出来的。世界上并没有一种叫作“善”的存在,也没有一种叫作“恶”的存在,除非你要这么认为。“爱”字本身并没有生命,除非你赋予了它生命。

你的意识就像一片海洋,无边无际。但不知怎么地,你却选择成为某种形式的波浪。汹涌澎湃的大波浪也好,被大浪无情吞噬的小波浪也好,无论你选择成为哪一种波浪,你的意识依然还是那片汪洋大海。

只是,当你开始追问自己的身份,试图弄明白自己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而不那么做的时候,你的心中便产生了论断。当你认定自己是一朵小浪花时,这种认知就会在你的意识中占据主导地位,你很快就会忘记自己原本是无尽的大海。同样的,当你选择成为一道巨浪时,你是无边大海的觉知也会随即消失。

不论你是选择变得强大还是弱小,这两种体验都会让你失去原本无限的潜力。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丝愉悦或减轻少许痛苦,你舍弃了自己最真实的本性。

强大和弱小都是我们对自己的有限表达,就像各种波浪只是大海的不同表现形式一样,它们绝对无法代表最真实的你。

02  你就是你所认为的样子

论断,是大脑试图为我们的人生经历附会某种意义的产物。同时,你所附会的意义又重新塑造了你,继而影响着你所经历的事件、所处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你所看到的外在世界,完全是你对自己的看法的复制。

假如你认定自己是个可怜的受害者,那么在你眼中,到处都是潜在的加害者。其结果是,你将在生活中显化更多的受害经历。当你有一天认为这种弱小的形象无法如实反映自己时,你就会体验到自己的可贵与可爱之处。

由于你的认知发生了转变,你的世界也必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匹配你对自己的新定义。因此,这种新的自我定义会为你的人生带来更多慷慨、善良的好人,并赐予你更多的丰盛。

总之,你是自己人生的创作大师,无论你的作品看上去是否成功。这个创造的过程主要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所以很难被人操控。你也无法彻底了解并发挥自己的潜力,除非你能有意识地为自己的所有人生经历制造意义。

举例来说,很多人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错过火车,为什么会忘记付电话费,为什么在打算出门与朋友见面时扭伤了脚。面对这些状况,有的人给出的都是贬低自己的评价,比如“我今天状态太差了”“我太不小心了”“我太笨了”,然而,有的人则会就同样的事情给出不同的解释。他们会说“老天爷一定有什么(好心的)理由让我错过火车,让我几天不能通话,让我无法与朋友见面”。

其实,这两种答案都是我们自己编造的,都无法反映事件的真正意义。

事件本身压根儿就没有意义。这些意义仅是我们的主观投射,而不是客观或独立的真相。

你的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只有你能赋予它们意义,而这正是你的力量所在。你可以自由支配这种力量,自行选择或决定事件发生的方式。所有的意义都由你说了算。

有些晚期脑癌患者也许无法认同这种说话,他们会说,自己除了死亡已经别无选择了,“我的死期将至”。事实上,是否会因为肿瘤而死,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说了算。只要一息尚存,他们随时都能作出选择。

这并不是说,其中的哪种决定是对的,哪种决定是错的。而是说,是将无限的潜能用来自我毁灭还是自我康复,这个选择权完全在他们自己手里。很少有人意识到,正是他们自己,通过某种自体免疫性疾病(譬如癌症),完成了自我毁灭。

很多患者认为自己不具备自我疗愈的能力,而这恐怕也是他们起初生病的原因。这种“缺乏自我疗愈能力”的评估本身,就是一种很有力量的论断或指令,必将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有效地”阻断自我疗愈的进程。

然而,那些人并非真的没有自我疗愈的能力,仅凭他们生存至今的能耐以及维系自身复杂机体的能力,就足以证明他们都是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生命体。然而,这些人却选择把自己的力量放在“我不能疗愈自己”这样的无意识指令上。身体只是在执行这道指令而已。

致命的癌症是不存在的。有些患者坚信癌症不会夺走自己的生命,他们照常生活,就像只是得了一场感冒一样。事实上,研究已表明,至少有85%的癌症会自行痊愈。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曾经患过癌症。然而,有些人却谈癌色变,认为癌症不是个人意志所能控制的。于是,即使治疗措施本身非常有效和成功,癌症还是会夺去他们的性命。

正因如此,癌症似乎的确控制了这些人的身体和生命。但事实上,这种效果是他们自己制造或吸引来的。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一切,包括意外、过错、失败、成就、快乐、冲突、和平等,都是个体自己创造的,与其他人或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关。基本上,你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都编造了某个理由。

正是你的个人意愿,决定了你是会在原来的人生轨道上继续前行还是会偏离它。当你尚未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时,你自然会害怕那些让你不安或使你失去平衡的外在力量。你内心投射出来的恐惧,会变成你的指令、诉求和论断。如果你害怕生病,那么等同于你在祈求得病。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病会让你超越恐惧、重新唤起你的内在力量,让你在苦痛中得到学习。如果你能以感恩的心去对待疾病或意外,把它们当作疗愈的契机,并借此改变自己的人生,那么它们就能为你所用。基本上,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都不是无用的。

你的未来永远掌控在自己手中。当某件事突如其来时(记住,它是你吸引来的),正是你对它的看法和诠释,决定了它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境遇。而你对它的解释或预期,又是基于你过去习得的信念。这些信念是你的精神支柱,让你感到安全。

你之所以在生活中设定预期,是因为你认为,只要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就不至于恐慌和不安。通过事先作好最坏的打算,你感到自己有备无患。然而,这却是一个悖论。因为恰恰是你的“最坏的打算”,显示出了你最不想要发生的事情。

03  你如何创造了自己的现实

潜意识源自于你内在的“合一意识”(或更高自我),那里无法存在两个“自我”。你所有的念头最初都来自这种更高层次的意识,因此它们没有受到过信念或消极预期的污染。只有从潜意识里冒出来、被你添加了各种意义的念头,才受到了你早前习得的信念和经验的污染。

但是由于我们的更高意识无法识别我们的二元意识中的否定式表达,比如“不行”“不是”“不能”“不会”“不要”等,因此,当你默想“我不想像我母亲那样患上癌症”或“我希望这个月不再把钱花光”的时候,你的潜意识会理解成“我想要像母亲那样得癌症”或“我希望这个月能把钱花光”。

消极预期就是将能量放在你不想要发生的事情上。你的更高意识具有一体性(非二元性),它实现愿望的能力是无穷的,对它来说,一切皆有可能。但它就是无法区分否定式指令(比如“不要”)和肯定式指令(比如“要”)。它会把你所担心和害怕的一切都当成是有待实现的愿望。所有的愿望都会被“反馈”到我们内在更高层次的纯净意识中,有待执行。一旦你表达出这些愿望后,它们就会被自动执行。

假如你得了癌症,跑到诊所来问我:“我该怎样消除癌症?”我会对你说:“敬重它,你就能痊愈。”不管你以什么方式去攻击癌症,都是在无视它的目的与价值。癌症不是来摧毁你的,而是要把你从狭隘的信念中解放出来。企图摆脱癌症,意味着你认为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不知怎么就缠上了你,所以你要设法清理它。

事实上,假如你一开始就没有这种观念的话,癌症根本就不会出现。对我们的身体来说,癌症只不过是机体细胞的一种失衡,是让你重新恢复平衡、重新信任自己的一个契机。是你自己把癌症“吸引”过来帮助你的,因为它在处理平衡问题上最为有效。一旦你真正接纳和尊重了癌症的价值及其目的,你便可以得到解脱,彻底痊愈。这,就是你在生命中创造个人现实的方式。

你的更高意识不受任何限制,它只相信你所相信的。如果你想为自己创造出一种不同的现实,你必须首先弄明白自己都有哪些信念。假如你对某人感到生气,那只能说明你对他(她)所持的看法或成见使你产生了这种情绪,而不是反过来理解。

情绪非常有赖于你所相信的一切。因此,你会因为自己所持有的信念,首先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随后产生与之相应的想法,你的想法再进一步强化了你最初的信念。这些想法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促使你作出行动,并在生活中显化它们。

举例来说,新结识的朋友说好与你共进晚餐,你穿戴整齐,满心期待着与他共度良辰,结果他却没有出现。你先是感到失望,继而感到挫败,因为你作了精心的准备。直到最后你恼羞成怒,因为你觉得正是因为他忘记了你们的约会,才惹得你情绪低落。

你也可能有另一种反应:你为新朋友的境况感到担忧,揣测他是否出了车祸,这种往坏处想的念头让你变得紧张而焦虑。

你还可以有第三种反应:全然地接受当下,对他的迟到不作任何主观的投射。这种反应不会激起你的任何情绪。

不管是以上哪种反应,形成你经验结构的,都是你的想法和信念。所有的境遇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中性的,除了你所赋予它们的意义外,境遇本身并没有意义。

你受到自身信念的影响,将原本中立无偏的能量,转化为特定的感觉、想法和情绪,然后创造出了特定的人生经历。信念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以特定的方式去感受和行动。企图避免、抑制或改变自己讨厌的想法、感觉或情绪,都是在做无用功,因为它们的根基(即信念)还在。

唯有与这些想法、感觉和情绪共处,你才能触碰到最初引发它们的信念。当你视它们为中性的东西时,你就能为它们添加任何意义。与其说“这件事给我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不如问“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帮助”。

通过在思想上把看似消极的境况视作有利的境况,你就此激活和显化了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为你和属于你的世界创造出一个新的现实。

你的信念及其形成的原因,一直都留存在你的意识中。很多人误以为,他们(过去习得)的信念被永远封锁在了过去。除非他们能改变这种信念,否则将无法获得成长和发展。

我们所能拥有的所有信念,都无时无刻不在跟随着我们。如今,检验这些信念的时候到了,丢掉那些充满局限性的信念吧,比如“我干不了这份工作,因为我不够聪明”“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都会衰老和死亡”。

如今,我们也该意识到,任何我们视之为真理的想法,都只不过是我们所持的信念而已。正是这些信念,创造和塑造了我们的个人现实。

一旦你认出了某种信念,就能着手改变它,继而去创造新的现实。如果某件事让你感到生气或难过,那么不妨问问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信念使你有这样的感受。然后,你要承认自己持有的这些信念。

你会发现,除了“分离”的信念之外,你再也找不出其他理由可以解释你的生气或难过了。用一种更宽广、更整合的方式去理解自己的境遇,你的内心会充满善意,而这种善意反过来又会让你产生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又会进一步改变你的行为举止。

所有的信念都因为能自圆其说、自我证明而得以延续。每一种信念都有其自身的角度,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相对的真理性。如果穷人认为是有钱人剥削了他们,所以偷有钱人的东西是公正的,那么这些穷人很可能都变成了小偷,且没有负罪感。其实,他们只是为了这样想,才编造出了这些理由。

这里的基本原理就是:你只能理解和创造你所相信的“真相”。你所看到的,都是你所相信的,不多也不少。你内心如何创造,外在就产生怎样的现实。事情不是“刚好发生”在你身上,而是你导致了它们的发生。

生命的终极真相并非来自某个概念,而是一种意识状态,即意识本身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自己想要的所有的状态。我们就是要有意识地学习这门创造的技能。

04  你眼中的真相是你创造的

探寻人生的意义是没有出路的,因为所有的人生意义都是你赋予的。有意识地选择你想要的人生,你就会拥有那样的人生。与其为你的人生或某件事去寻找意义,不如主动赋予它们意义。其实你一直都在这么做,只不过你没有意识到罢了。

所以,如果你想让某件事对你产生全新的、不同以往的影响力,那就主动赋予它你想要的新意义。与其相信癌症是来夺走你生命的(这是旧信念),不如相信癌症是来帮助你的,它会让你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促使你设定新的目标,给予自己应有的爱和关怀(这是新定义)。

旧信念狭隘且具有破坏性,新定义则让人感到解脱和充实。你把能量放在哪种信念上,将决定你病情的走向。

对人对事的评头论足是毫无意义的。我们也不能视一切为非好即坏、非对即错。医生这个职业,对有些人来说是好的,对另一些人来说则不好。同样的经历,对有些人来说很可怕,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解脱。二战期间,很多前线战士虽然被炮弹片或子弹射伤了,但他们却并不难过,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离开战场,被遣送回家。但如果有些人是在自家门口受的伤,那么他们一定会很痛苦,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能要离开家而去住院。

痛苦与折磨只是一种诠释,因此甚为主观。当我们处于不同的意识状态时,我们所拥有的信息与洞察力也不尽相同。我们的更高意识无需通过外界获取任何信息,而我们的分离意识却有赖于感官和大脑去收集信息和想法。

我们的更高意识总能从万物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总是寻求对立面的统一,而我们的分离意识则视自己为有别于他物的个体,将万物都划分为时间和空间里的孤立个体。然而,这两种意识并没有对错或好坏之分。它们都有自身的价值,后者能让我们体察到二元对立的意识,前者能帮助我们掌控这种二元意识。

你正处于学习“掌控”的阶段。这种掌控并非指掌控外界的事物,而是掌控你真正渴求的创造意识。其实,不管你做什么,你一直都在创造着自己的现实。这本书旨在帮助你意识到你所拥有的、正在行使的这种能力。一旦你意识到了自己的这种创造力,你就可以自在驾驭它。就在这本书的文字进入你脑海之际,你的全身心各个层面都已经在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可以让你随时行使这种创造力。当这个过程展开时,你将会明白以下几点:

1.事物所具有的唯一意义,就是你赋予它的那一个。

2.你的体验由你说了算,任何外在的人、事、物都不能替你下定义。

3.你说自己是谁就是谁,你随时随地都有权利改变自己的人生。

作论断的冲动是你企图给事物添加意义的无意识行为,因此,我们被称为“二元意识”的实施者。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获得不作论断的自由,成为“合一意识”的践行者。而获得这种自由的过程,就是要把我们历来为万物添加的所有意义(即我们的信念)层层剥开。

当万物的外在意义荡然无存之时,当我们视万物为一体之时,我们便跨越了无知的障碍,拥有了自己的力量。那么,就让我们开始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吧。


【觉醒家园】 www.awaker.inf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6-29 12:28 , Processed in 0.0395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