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haha126

《扬升书1》第8章 什么是真理?

[复制链接]

64

主题

759

回帖

214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144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ha126 于 2020-3-8 12:09 编辑



8:它的过程是这样的:我已经解释过,在「死亡」之后,你会变得更加清醒和觉知。当你转换的时候,你觉得你正在醒来。你〸分清楚地记得你的生活。你通常也会开始忆起其他生命周期,以及化身之间所有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体验。你的思维变得清晰,你的思维过程加快。简而言之,你的自我意识扩张,你的能力得到加强,你所知道的也扩大了。你变得更多。那就是「死亡」之后发生的事情。

至于出生?那么,这就是相反的过程。当你将自己的意识融入到一个初生的婴儿的身体中,你就陷入到遗忘之中。你失去了你的记忆和你的知晓。你释放了深入和快速处理的能力。你慢下来,朦朦胧胧地遗忘了。你变少了就是为什么你会相信,人死不能复生。不是因为死亡之后不记得任何东西,不是的,而是因为出生之后不记得任何东西!

Z:这很有趣。但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做呢?

8:你们为什么选择体验出生?呵呵,如果你一直遵循《扬升书》中的推理,那么你应该很清楚地知道,你已经选择在第三密度下进入化身的生活,这样你就可以在一个一无所知的地方发现自己并创造自己。从一个遗忘的地方。这样你才能体验真正的分离和多样性。所以很明显,它实际上是为了达到你的目的,当你进入一个化身时,允许最终极、最稠密的「无知的面纱」罩在你的意识之上。发生这种情况时,你只能感知到第三密度的东西,而其他的事物几乎无法被感知。这有助于你所渴望的学习和成长。

Z:好的。这有一定道理。

8:那么,我可以总结一下:当你进入化身生命,你几乎遗忘了你的一切知晓。然后,当你在最深入的遗忘中进行你的生活时,你被提供一些离开那个生命之流的退出点。大多会被你忽略掉。有一些你会采用,然后意识到你的错误,你会再返回。当你选择一个退出点,并且不再改变想法时,你的人生就会结束。那就是你决定你的人生已经完成的时候。然后,你将进入精神领域继续你的旅程,无论是哪一种方式。

所以,现在你明白我的意思了,我说其实没有真正的「死亡」。即使是你所拥有的虚幻的死亡经历,也只是选择的问题。你的选择。因为,正如我所说的那样,真实不虚:

「你是永恒的,不朽的。」
“You are eternal and immortal.”


Z:8,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听过最美妙的事物之一。我感觉到对我来说它是正确和真实的,这样去想也使我很高兴。

8:我真的希望你明白,死亡不过是状态的深刻变化。而改变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变化。抵制变化就是死亡。所以一个相当奇特的对立被建立了。那些害怕死亡的人,这种恐惧让他们的生命枯萎,并试图抵抗死亡。他们试图阻止变化之流。而讽刺的是,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阻止生命的流动。事实上,他们把死亡带给自己,即使他们还活着!这引起各种内心的折磨,带来心灵和灵魂上的疾病,也最终会表现为身体的疾病。你能看到其中的讽刺吗?惧怕死亡会导致离死亡更近的疾病!

所以,正确理解死亡对你来说是最有利的,这样你就不用再惧怕它。

下一步就是拥抱生活,拥抱变化(拥抱无常),然后,很快地,你就可以将死亡的经历抛诸脑后。这在扬升的理念中是相当核心的。扬升的存有超越了死亡的观念。他们永远保持在生命之中。

Z:好的。谢谢你,8。我必须说,听到我灵魂层面上的不朽,已经相当刷新我的三观了,但附加的事实——我已经在此生死过,并每一次都选择返回,这是很难以消化的。但是通过我们在这里的讨论,我真的可以看清,死亡可能并不是那么冷酷而可怕的事情。

8:不,它确实不是。死亡实际上只是从你现在的现实到另一个现实的门户。仅此而已。它甚至不是一扇单向的门。更重要的是,即使你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你实际上自己掌控如何去使用这扇门。

现在我们可以继续展开刚刚提及的下一个衍生真理。它是: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


Z:我经常听到这个说法。对我来说这是真的。我的意思是,一切确实终将改变。但是,你能先告诉我这是如何从第一绝对真理推导出来的吗?

8:我在关于死亡的讨论中暗示了这一点,但让我重申一遍。你是否明白,任何静止不动,不变的东西是死的?任何事情,如果它根本不会改变,如果它不再活动,那么它就不再是活的。它已经死了。而且,由于没有任何事物会死去,所以没有任何事物会停止移动或改变。

Z:没有任何事物会死去?

8:你已经忘记了我们谈话的第一部分。我们刚刚才完成。记得吗——一

Z:哦,是的,对不起,8。我记得。「一」不可分割的,这意味着「一」的所有部分都必须持续存在。没有死亡,没有东西被毁灭。而现在你说「没有死亡」等同于「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中」(诸行无常)。

8:是的。

Z:但是8,很多东西都不会改变。很多东西也已经死了。

8:比如?

Z:拜托,8,你肯定和我开玩笑呢吧。比如从房子的墙壁上拿一块砖。它已经死了,当然它不会做太多的改变!

8:错。那块砖活着。只是以一种你无法理解的方式。你还没有能力去感知那部分的生命体系。让我问你,你身上的骨头还活着吗?

Z:呃……是的。我认为,他们是一种活生生的器官。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759

回帖

214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144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8:但是你不能跟它们说话。你看不到它们吃东西。它们没有中枢神经系统。它们似乎不是智能的。然而,你很乐意把它们描述为「活着的」。如果我告诉你,就像一块骨头或一个血液细胞本身是活着的那样,你所鄙视的那块砖头也一样活着。就像骨头或血液细胞是一个更大的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块砖也是如此。砖本身处于流动的状态,总是在变化。在亚原子水平上以非常高的速度不断变化,而在宏观水平上则以稍微缓慢的速度持续变化。如果你想看到这样的变化,去看看几百年来没有维护或保养过的房子。整幢房屋会慢慢回归到地球;砖块摇摇欲坠,变成了地球的一部分。你看,是人类的傲慢,让你相信自己可以通过任意可测量的参数,来确定什么是「生命」和「非生命」,显然,你在通过它们与你自己状态的相似性来判定。如果我说你不是一个真正的生命形式,因为你的寿命太短而无意义,你会怎么想呢?这可能是银河的观点——如果它也像人类一样傲慢的话。那么,现在是释放这种傲慢的时候了。现在是时候明白,一切都是生命。一切都是不同形式的意识。然后你就可以理解,没有任何东西死亡,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当你细细品味,这两个概念的内核实际上是相同的。变化就是生命。停滞就是死亡。但没有什么是真正静态的。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停止一切运动。无处不如是,存在和事物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变化是一个绝对恒量。这也是唯一的绝对恒量。

Z:好的,8。让我从头到尾梳理一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指出或指定而不属于「一」的一部分。

8:对的。

Z:一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死的或静止的。一的所有部分都是活着的,处在变化之中。

8:是的。它们可能没有科学所谓的「生命」的那种狭隘性,但它们肯定是活着的。

Z:那么,什么是生命?如果不是科学赋予它的「狭隘性」,那么它是什么呢?

8:成长。变化。进化。成为。意识。这些是生命的部分特性。但是它究竟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非常复杂的问题。看看你的四周。看看你的星球。如果你能够看到,你的星球自创造以来直到结束发生过的所有事情,那么你也只能了解整个图景的一小部分。然后对宇宙中的每一颗行星和每一颗恒星都做同样的事情。慢慢地,你将会得到整个图景越来越大的部分。当你看到一切万有的每一处的每一个事物时,你就会开始在自己的内心持有问题的答案:「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一个谜。它超越理解。它是美丽而宏伟的,无休无止的。生命就

Z:我很少看到你灵魂里富有诗意的这一面,8。

8:你知道,亲爱的年轻朋友,你越是尝试简化事物,你越是看到它们的复杂性。当你准备好向无限复杂性臣服的时候,纯粹的简单性会突然出现。这是我的经验。生命将以无法承受的美丽让你心碎。而拥有一颗破碎的心,你会呼唤更多更多更多的生命。

生命是一个奇迹。

可以肯定的是,你这个倔强的老朋友,8,非常地热爱生命。

Z:我的天呐,8,你说的实在是太美了!

8:谢谢你。生命本身就是我的灵感,生命本身就是美好的。但是你看,因为生命是无限的、不断变化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确定性是,它将保持在可定义范围之外。这就是为什么,不幸的是,你们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来定义生命时总是会失败。你无法用头脑去认识生命。你只能用心去知晓。这就是为什么当你问我什么是生命时,你会听到我谈论爱与美,以及这些关乎内心的事。

Z:这对我来说合情合理,8,我非常喜欢这个描述。

8:那很好。那么让我们转到下一个衍生真理,好吗?

Z:太好了。是什么?

8:那是:


「你给出什么,就收获什么。
“What you put out is what you get back.”


Z:很酷。我知道这个。但是,这是如何得出的?

8:最简单的解释是:分离的现实能为一提供想象自己是「许多」的机会。而那些「许多」可以想象,它们能够对彼此或为彼此做事情。但是因为多样性是一种幻相,合一是真理,所以你对他人或者为他人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只是一对自身所做的事情。

你对他人或为他人所做的一切,就是你对自己或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这就是它的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759

回帖

214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144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ha126 于 2020-3-8 12:31 编辑



Z:嗯。你所说的话在理智上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这是真的,那为什么人生看起来并不是这样呢?为什么我无法立即看到,我对他人所做的事情会返还到我的身上呢?

8:这是一个完美的问题。你问为什么你没有立即看到这一点。这正是重点!我来解释一下。当你对他人做了些什么的时候,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让结果返回到你身上。事实上,时间的定义就是因果关系。它是你在给出的和收获的之间,你必须等待的间隙或期间。在那个期间,你有机会忽略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当结果进入你的生活时,你有可能已经忘记何时这样选择,以及如何造成了这个结果。而且,更复杂的是,与此同时,你也会作出许多其它的选择,而你这样做,也造成了许多其它的结果。所以,当这些结果抵达你的人生时,它们是混合的结果。它们是你所创造的所有结果的混合物。这正是当下大多数在地球上生活的化身存有体验生活的方式。他们的生活是由诸多选择的结果所混成的大杂烩。似乎随机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与他们一直在做或选择的并没有明显的关系。这样的人生时好时坏,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单调而乏味的,所以他们从摇篮到坟墓都是一团糟。

可谁能责怪他们持有这种观点呢?如果他们选择的结果能立即显化,那么就不会有混乱。他们会立即看到自己的创造所得。然后他们会立即开始做出更好的选择。然后他们会觉醒自己的创造者本性。然后他们会离开二元幻相。而这,我的朋友,正是「时间」这个东西的意义:它可以让你误以为你并没有创造自己的经历。

Z:但是为什么,8?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这样去经历时间呢—— 如果结果只是让我们感到困惑的话?

8:因为这正是你想要的!你来到这里正是为了体验遗忘你是谁。时间的构造是帮助你遗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

其实这些都很简单。我这样总结:你给出什么,就收获什么,因为……这里只有一个人。但是,一的一些部分想忘记它们是一。这就是你正在做的。而「遗忘自己是一体的一部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失去所有作为创造者的觉知。这是因为恐惧让你保持在分离之中。恐惧来源于受害者意识。恐惧能被创造者意识所驱散。如果你知道你正在创造你的体验,那么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去恐惧它们了,对吧?

Z:当然没有。就像用手在墙上制造吓人的阴影怪物,然后被他们吓到一样。

8:正是我所要表达的意思!

Z:好的,好的。但问题来了:我完全可以理解你提供给我的逻辑。如果这里只有一个人,那么我明白我做的任何事情,都在为自己做。很好。我也理解你的论点的逻辑,我正在创造这个遗忘的处境,使我不认为自己是现实的创造者。这是一种无法辩驳的循环逻辑。但是,我怎么会知道我是我自己经历的创造者呢?还是我不得不接受,当我在这里化身时,我无法知道这一点?

8:不是的,完全不是这样。作为一个选择了扬升道路的存在,你是一个选择知道万物根本合一性的存在,也是在化身时就选择知道你自己的创造者本性的存在。这就是扬升进程的意思。所以你当然可以知道你创造了自己的体验。在适当的时候,你会发现创造工具,你会开始教导它们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它们。

Zingdad注:「创造工具」实际上是梦醒!部的书名)当你使用这些工具时,你会知道你自己的创造者本性。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个提示:如果你是自己经历的创造者,但是到目前为止,只为自己创造了「你是一个受害者而不是创造者」的经历,那么你应该如何去扭转那个经历呢?

Z:我……呃……我想是创造「我是创造者」的经历。我会做出这个选择。

8:完美!这正是你要做的。你就这样去创造它。没有人能为你做这个。如果有人为你做了,那么他们就正在创造他们是你生命的创造者。这与你作为他们的受害者是一回事。所以,只有你可以做到这一点!

Z:好的。但是,在我们开始使用创造工具之前,你能给我一些指引让我继续前进吗?在那之前,我该如何开始——我该如何创造我是创造者?

8:首先你要以「犹如这是真的一样」去行动。如果这是你绝对相信的,你会做所有相应的事情。创造者生活的原则是:

「你给出什么,就收获什么。
“What you put out is what you get back.”


所以像这样生活试试看。如果它是真的,那么它将自证其真实性。只给出爱的、积极的能量将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世界将改变,直到你只有爱的、积极的能量返回。这样做试试看。如果有效,那么你就直接地以自己的体验,以你无法否认的方式,知晓其真实性。于是,你也踏上成为创造者的道路,因为你已经理解了第一个创造工具的使用和应用。创造你想创造的,前提是将它发送出去。

「你所收获的,直接取决于你所给出的。
“What you get is directly determined by what you have put out.”


这其实就是下面这句的一个反向陈述:

「你给出什么,就收获什么。
“What you put out is what you get back.”


Z:我想我明白了!好的,这非常有道理。所以我们收获我们所创造的,但唯一的验证方法,就是要持续一段时间有目的且始终如一地创造我们想要的,以在行动中观察这个规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759

回帖

214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144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ha126 于 2020-3-8 12:40 编辑



8:这不是唯一的方法。不过确实是简单明了的一个。但是,如果你这样做,那么你对你所给出的必须既坚定又坚持,而且你必须对你所收获的保持机警。那么你会发现其真实性,并作为你存在的实相的一部分。一旦你以这种方式体验过了, 那么你会觉得这句话是如此显而易见,特别说出来都显得很傻。就像是说:「你的左手是身体左侧的手」。

「你给出什么,就收获什么。
“What you put out is what you get back.”

这是一个古老的真理,贯穿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以很多不同的方式被表述。它被称为「黄金法则」和「互惠法则」。在这个宇宙中,大多数宗教经典和文明的道德传统,都将黄金法则以不同形式表达出来。你已经听说过它被阐述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s you sow, so shall you readp.”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that they should do unto you.”

还有其他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内核的格言。如果从消极的角度看,那么你会得到:

「你所抗拒的,更会持续存在。
“That which you resist, persists.”

明白了吗?这句格言表达了同样的道理。这就像是说:「如果你专注于你不想要的东西,你就会得到更多不想要的。」因为你给出去的东西正在返回到你身边!这种理解是所谓「业力法则」的基础,它教导你无法避免你选择的后果。这也是当下流行的「富足哲学」和「吸引力法则」教义的基础。

「你给出什么,就收获什么。
“What you put out is what you get back.”

这是一个简单的真理,你可以在你的生活中加以运用,以带给自己所渴望的生活。

Z:是不是也可以表达为

「你总是精确地得到你所创造的。
“You always get exactly what you create.”

8:哈!是的,没错!这就是我们在《扬升书》中的表达方式。这是黄金法则最强有力的陈述,这正是你和你的读者们准备好去接受的真理。你看,深深地陷于二元意识之中的存有,根据其本性,无法接受他们是创造者的说法。因此,这个概念通过比较中性的声明使他们可以应用在他们的生活中。如果他们真的选择将这种原则运用到人生中,他们可以享受和谐快乐的生活,逐渐地觉醒,并为最终觉醒为创造者形态, 以及伴随的从二元系统中扬升做准备。

但是你和你的读者直接并协商好参与到扬升进程之中。如果你其实想要了解针织或陶器知识(祂笑起来),你就不会与一本名为《扬升书》的书产生关联。你在自己的扬升之后来到这里!因此,我们可以在最强有力的情形下观察「你给出什么,就收获什么」的概念:

「你总是精确地得到你所创造的。」
“You always get exactly what you create.”

你是「一」的分形,全息代理人。你必定是一个创造者。它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途径去忆起它,并处理那些告诉你「事实并非如此」的编程。

正如我们刚刚讨论过的,一个很好的起点,就是见证这个真理在你的生活中起作用。下一步是学着把它作为创造工具之一来使用,关于这一点的讨论很快会开始。

Z:不得不说我非常期待这个讨论!

8:这将是非常有趣且有用的。

但在我们继续之前,我必须指出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

Z:哪些?

8: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在本章中所讨论的一切,本质上都来源于一个基本真理(基本术语)呢?

Z:也就是:一是。

8:是的。

那么我所证明的论点就是真理有很多层次。塔尖是绝对真理,下面是不同的衍生真理。本章所讨论的这些伟大的真理,会在你的体验之中始终保持真值,从你作为一个意识被创造的那一刻开始,直到你愿意释放掉那些衍生真理的那一刻,然后再简单地回到一体之中。只要你有一个身份,一个个性和一个角色,这些真理就是有效的。在这些真理的下面,还有许多其他的「次级」真理,也就是那些你现在可能持有,但是会更加短暂的真理。就像一个捍卫自己所认为的真相的孩子,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真理而到学校的操场里打一架,但第二天,他就意识到,那对他来说不再是真实的。你也持有这样的信念,你准备好去防守它,但很快你就会完全地释放这些信念。这是次级真理的本质。它们只服务你一段时间,然后它们的瞬时性很快会被发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扬升的症状之一是『看透幻相』」的意思。的确就是这样。当你醒悟的时候,你释放了周围其他人仍然固守的信念和想法。你看清一些想法并不那么真实。它们只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幻相而已。如果你想要继续执着于这个世界的戏剧,那么你确实需要继续相信这些东西。如果你开始看透它们的本质,那么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再继续玩这个世界上所隐含的生活游戏了。这已经发生在你身上,也同样发生在你大部分的读者身上。你们发现自己无法再认真地对待政治和宗教这些东西。你们开始带有一点怀疑看待「新闻」。金钱、地位、权力……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比几年前要次要得多。你们发现,财产要么「适用于目的」,要么就是负担。就这么回事。这种转变是不可避免的。你们通过自己这个镜头来观察你的世界。当你们改变了自己,世界就会看起来不同了。这就是「真理的层次」。而觉醒的你们,正开始看穿更短暂的那一层次。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谈话中的主要目的我会和你谈谈你仍然持有的一些短暂的次级真理。其中的一些已经深深嵌入到你的心灵之中,需要一点点的推进力才能被带入到光明中去,以看清它们的真面目。通过这样做,我会帮助你释放掉不再为你的真实目的而服务的幻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759

回帖

214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144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ha126 于 2020-3-8 12:49 编辑

Z:这听起来是一个非常有趣和令人兴奋的旅程。但是,8,还是有一点困扰着我。你会告诉我们的读者「这是怎么回事」以及「这不是那么回事」。但是,我担心的是,感觉好像我们可能会侵犯到人们自己选择和创造的权利。

8:这是一个很好的观点,而且你在〸分恰当的时刻提出了这个问题。你会注意到,神圣喜悦在祂的章节中非常小心地明确指出,《扬升书》中提到的这些观点从祂的角度来看是真实的,读者必须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实相。那很好,我也同意。但是当时神圣喜悦涉及的内容大多是「软性」的东西。

一些哲学问题等等。祂很少涉足现实中的硬性实际问题。与祂截然相反,我将广泛讨论这些难题。只要我看到我就会阐明。现在显然这是从我的角度出发的。但是我也要说明为什么我的观点是特别有用和有效的。我要告诉你为什么我有资格站在这里,对你讲述关于你们现实的故事。然后,就取决于你和你的读者是否接受我的资格了。在此基础上,你们可以判定从我的角度「认识」的真理是否可信。

Z:但是8,我们怎么知道其中的区别呢?

8:好问题。我会教你方法。如果你从我在《扬升书》中所说的一切之中,只能选取一句重要的话,那么应该是这一句:

「你的真理是,你的中所深信的一切。」
“Your truth is, whatever is deeply true in your heart.”

这是针对真理我能告诉你的最重要的一点。

Z:你能解释一下吗?

8:当然。你要知道,所有的存有都不自觉地掩盖着自己的实相。因为,如果唯一绝对的真理是「一是」,那么造成分离,分化,个性化的一切都是一个短暂的真理。幻梦一场。我与你的分离是一种幻相。你和读者的分离也是错觉。我们都是

Z:我听着呢。

8:这些分离构想;从我们所相信的出发分开地做事,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些都是我们头脑中的幻相。那并没有错。我们这样做,也是服务于一的目的。但是它们是幻相,而且它们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

Z:明白了。

8:现在你怎么看待无知的面纱?

Z:噢!这是一个头脑的幻相!

8:没错。有很多共同的幻相。我们把共同幻相的结果称为「共识现实」。这意味着,我们都认可构成我们生活现实的幻相。然后我们一起创造了这个现实。当两个以上的存有互相授权创造他们将要共享的事物时,那么这个体验被称为共同创造。

关于面纱需要理解的是,它实际上是有意识的、活着的。为了让你像现在一样躲在面纱之后,你也必须与面纱保持者共同创造。这样你就无需挂碍你可能知道或不知道的事情。你进入这个协议之中,然后开始玩这个游戏。面纱保持者的工作是保持规则的真实性——即你不可能发现万物一体的真理。

Z:哇。

8:但是现在……再告诉我一次无知的面纱是什么?你刚刚说过的?

Z:我说这是头脑的幻相。

8:对。所以头脑是所有这些分离幻相的所在地。头脑是你保持所有复杂构想的地方,这样你才能加入这个游戏。头脑是所有这些理解和复杂性所在的地方。头脑能够分析并参与演绎推理。

头脑理解
但是 ……
知晓

你的心是穿越所有幻相的路径。你的心与「一」以及最伟大的真理——万物一体直接相连。如果你停止头脑中所有的胡言乱语;如果你让你的存在的所有噪音沉默;如果你学会关闭头脑足够长的时间,聆听你的心,你就会听到它在大声呼喊对合一的向往。对「一」那无限的,势不可挡的,充满喜悦的爱。

你的心知晓,并且永远不会遗忘这最伟大的真理。你能感觉到吗?

你可以抵达你的内心深处,并知晓这是真的吗?

Z:是的。是的,我当然可以。

8:其他参与到扬升进程中的人也应该可以。扬升本身就是在回应你心的呼唤。你的心叫你回家,而你开始回应。

因此,我试图传授给你的深层真理是:
「心知晓。」
“The heart knows”

你的任务就是学会聆听你的心。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你随时都可以在任何事物上知晓你的真理。因为,通过你的心,你与内在自我相连;通过你的内在自我,你与神我相连; 通过你的神我,你与任何人,任何事物,每一处,每一刻紧紧相连。你与万物一体性紧紧相连。你的心灵是通向一切真理和一切知晓的直线。你必须学会倾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759

回帖

214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144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Z:我该怎么做呢,8?

8:你需要训练。你必须学会平静你的头脑,让它不再干扰你。然后你必须学会敞开心扉,这样才能把你想要澄清的问题带入你的心里,从而知晓你的实相是什么

你的心通过感受与你沟通。你需要学会用心去感受。当它膨胀,共振和非共振时,感受它的感觉。那么,如果你需要检验一个想法是否与你的实相对齐,你可以简单地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闭上你的眼睛,平静你的头脑,然后回到当下,感受你的心。随后在头脑中保持你想检验的想法,并感受你的心的感觉。如果感觉「对了」,那么对你来说就是真的。如果感觉不舒服,那么你应该小心应对。如果感觉完全错了, 那么你应该放弃这个想法。

去练习。就像你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熟能生巧。很快你的心就会与你清晰的沟通,因为你对心灵付出了真正聆听的尊重。善于倾听你的心,是你所拥有过的最有价值的工具。在未来的旅程中,几乎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Zingdad注:如果你觉得你需要一些帮助去聆听你的心,那么我很乐意协助!自从开始写《扬升书》以来,我已经制作了一些引导冥想,其中一些是专门协助引导你聆听内心的。请访问我网站的引导冥想部分浏览适用的冥想。)

Z:谢谢你,8。我真的很感激。

8:这是我的荣幸。非常大的荣幸。但是这次讨论已经足够久了。让我们在这里结束这次谈话。下一章还有非常令人兴奋的旅程等着我们共同讨论。

Z:我很期待,8。这一章真是令人惊叹而瑰丽。我真的很享受接收这些信息。我很快会再次与你谈话。

8:好的。我爱你。我们下次见!

《扬升书1》第8章 什么是真理?p.218-279
【内容节录于豆瓣-元中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6-7 15:38 , Processed in 0.0305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