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回复: 0

治愈坏心情的7个小方法

[复制链接]

3497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431
发表于 2024-6-26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治愈坏心情的7个小方法,送给最近很累的你

你是否经常深受情绪困扰,焦虑、烦躁、郁闷,难以自拔?

你是否尝试用运动、聊天、喝酒等方式改善情绪,可是收效甚微?

你是否想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但又因恐惧、疑惑,而踌躇不前?

如果你正为这些问题感到烦恼,不妨听听樊登老师最近解读的新书——英国心理治疗师唐娜·玛利亚·波特利的《我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吗?》。

作者运用近20年的心理治疗经验,深入探讨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情绪问题,并教会我们如何读懂情绪,并掌控情绪。

01
情绪,是健康的晴雨表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网友小李的故事。

有阵子,为了赶公司一个重要项目,她每天废寝忘食,一天最多睡5个小时。

她常常感觉身心疲惫,但还是咬牙坚持,以为只要熬过这阵就好了。

后来工作顺利完成,她不仅拿到了奖金,还获得升职。

但是她开始每天闷闷不乐,无精打采,而且失眠得越来越厉害。

没过几天,她又开始低烧不断,腰酸背痛,甚至到了起床困难的程度。

她担心自己得了重病,就去医院做检查。

医生告诉她,可能是工作压力过大,导致情绪濒临崩溃,因此出现各种生理和心理症状。

小李的状况,何尝不是许多打工人的真实写照?

当今社会,节奏加快,压力重重。

“累”和“烦”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要么遇到小事就大动肝火,要么默默承受到忍出内伤。

医学博士约翰·辛德莱尔在《情绪革命》一书中指出:“生活中76%的常见病,都是由不良情绪所引起的,情绪生病比身体生病更可怕。”

情绪紧张,可能导致失眠、脱发、胃病、过敏等;

情绪压抑,可能诱发哮喘发作、抑郁等;

情绪愤怒,可能出现脑溢血、心脏病等。

那些身体上的痛,许多是情绪惹的祸。

任其蔓延发展,负面情绪可能将我们拖向无尽的深渊。

前面是要求不断的工作,后面是一团乱麻的生活......

压力重重的当下,学会调节情绪,早已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

02
压抑情绪,是对自己的霸凌

朋友小军是个阳光帅气、多才多艺的小伙子,也是大家公认的“好脾气”。

他每天笑容满面,像个没心没肺的弥勒佛;不管遇到什么麻烦事,他都淡然处之;偶尔遇到他人恶意中伤,他也一笑了之。

不生气,是他的处世原则,也令众人深深为之叹服。

可是有一天,却传出了他被确诊为抑郁症的消息。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外表如此阳光开朗的人,怎么会和抑郁症挂上勾?

原因就是长期的压抑情绪。

像小军这种阳光型抑郁的人,常常被忽略,因为他们把快乐的假象留给了外人,而自己的内心却被撞击得千疮百孔。

他们宁愿自我攻击,也不愿发泄情绪。

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或多或少地在压抑情绪。

小时候,我们伤心了就哭;长大后,我们却变成了有泪不轻弹。

成长,渐渐把哭声调成了静音。

可是,那些你拼命压抑下去的情绪,却转身在身体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正如心理专家武志红所说:“一个人如果做了太多‘我不愿意’的选择,就可能产生一些身体症状,这是一种隐喻。”

压抑情绪,最终变成了对自己的霸凌,甚至加倍偿还。

只有学会管理情绪,才能与情绪和平共处。

如果你最近感觉状态不太好,不妨试试这3条情绪管理方法:

1.留意

当某种情绪出现时,留意观察身体的反应,留意自己的内心感受,哪怕是很微小的感觉。

比如,脸上是否冒汗,脑海里是否闪过某些念头。

2.贴标签

书中有一个案例。

5岁的女儿半夜做了个噩梦,很害怕卧室里有怪兽出现。

你可能会说:“别害怕,没有怪兽哦。”

孩子会感到困惑,你等于告诉她,应该“停止”自己的感受。

正确的做法,是帮她直面自己的感受

比如,你可以让她知道这是恐惧感的表现。发抖、紧张的感觉很正常,来得快,去得也快。

这种策略就叫“情绪标签化”,为自己的感受贴上标签,而不是试图阻止、压抑它。

我们要学会使用精准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情绪,比如愤怒的、焦虑的、悲伤的等等。

3.接受,不做评判

评判是所有痛苦的来源,当你认为自己的情绪不好时,你就会想办法掩盖它。

其实,情绪本身无所谓好坏,悲伤、焦虑、愤怒等都是正常的感受。

所以,接纳自己的感觉,而不做任何评判。

03
释放情绪,是一种自我救赎

弗洛伊德曾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迟早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成年人的崩溃,常常是在长久的压抑后瞬间爆发。

情绪像洪水,宜疏不宜堵,释放情绪,才能自我救赎。

在这里,帆书君整理了5种释放情绪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1.谈话疗法

与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谈话,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专业的谈话技巧,以及和谐的治疗关系,有助于释放不良情绪。

2.表达性写作

表达性写作,是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感受,也有疗愈的功能。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要为活着找个充实的理由。”

他21岁时高位截瘫,万念俱灰,曾3次自杀。

走投无路时,他想到了写作:“那是苍茫左右时,唯一可以走的路,路无法用腿去趟,只能用笔去找。”

他在轮椅上坐了38年,写下350万字,疗愈了自己,也治愈了无数人。

3.坚持记录练习

睡觉前,放下手机,在记事本上写下当时的想法。

在写的过程中,留意自己身体内的各种细微感觉。

如果脑子一片空白,就不停地写“脑子里一片空白”,直到有思路为止。

无论想到什么,都记录下来。写完之后,就睡觉。

坚持练习连续五个晚上,然后看看睡眠情况是否改善,身体感受如何。

4.非正式的处理策略

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采用一些方式去处理情绪。

比如和朋友聊天、看电影、唱歌、做手工、写日记等等。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曾说,焦虑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解决,不管做什么,只要开始做,就可以缓解情绪。

5.认知重新评估

重新评估包含两个步骤。

首先是留意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遇见同事,但他没有理你,你可能会觉得不舒服,认为“他故意不理我”。

其次是找其他方法来解读你遇到的情况。

你不必急于得出结论,而是可以先考虑其他的可能性:也许他真的没有看到你,也许他在赶时间等。

考虑了更多可能的理由后,你就会平复情绪,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解读。

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海蓝博士曾说:“人生最大的消耗就是,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和情绪的对抗上。”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九八,负面情绪在所难免。

压抑情绪,情绪就会转化成向内的攻击力;释放情绪,情绪才能发展为自己的同盟者。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

“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绪,这场人生,你就赢了一大半,其余的其余,人生自有安排。”

心病不解,身病难医。情绪健康,才是最好的养生。


作者 | 伏琴,读书万卷,笔下生花。
主编 | 阿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6-29 03:30 , Processed in 0.04782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