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静坐?
我们的生命构成,除了物质身体与精神层面,还蕴含着一种能量,那便是中医理论中所提及的“气”。对于中医稍有研究的人,对气虚、气不足等概念应不会陌生。
跑步、球类运动及瑜伽等活动,主要锻炼的是我们的肉体。而静坐,则是在身体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对精神与意识进行的一种专门修炼。
通过观察呼吸的起伏、体会身体的种种感受、觉察内心的杂念,这一过程就像擦拭镜面,使我们的感受力与稳定性得以提升。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注意力常常分散于工作、生活、电子产品及各种思绪之中,导致“气”也随之外散。
静坐,就是一种将“气”引导回身体,训练注意力自然集中的方法,从而增强专注力。
静坐的实践可分为两个方向:有为法与无为法。
有为法,即有意识的将精神力集中于某一特定目标。例如,静坐时若将注意力放在眉心,气亦会随之汇聚于此;若注意力在丹田,气则会向丹田流动。你的引导方向,决定了气的聚集之处。然而,过犹不及,中庸之道方为上策。气的流动亦需平衡,虽然每人每时的能量状态各异,但哪里缺失便往哪里引导,自然流畅最为适宜。
无为法,其境界更为高深,要求我们的精神达到松弛、静谧、柔和的自然状态。在此状态下,能量会自然而然地回流至身体深处,滋养所需之处。当身心处于松静自然之时,身体便开始自动调节,且这种调节是均衡而不偏颇的。
对于初学者而言,无为法或许难以立即达到,但无需担心,可从有为法开始练习,逐步深入。
在静坐中,保持觉知至关重要。要清楚自己当前的想法、行为及注意力的所在,仅需知道即可,无需过多干预。
许多人在静坐过程中会察觉到身体的疲惫或疼痛,而静坐正是缓解这些不适的有效途径。原因在于,平时我们缺乏意识,气无法到达这些部位;而一旦气流通畅,淤堵自消,疼痛亦随之缓解。
给初学者静坐朋友们的建议:
1.静坐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可每日安排一次或多次,每次几分钟至半小时皆可,关键在于培养收摄身心的习惯。
2.若静坐时易感迷糊欲睡,可能是身体过于疲惫,无法保持清醒,可以先休息好了再练习。
3.感受身体各部位,从上至下,熟悉内外的感受,逐渐放松。
4.静坐放松时,留意头脑的情绪与内心状态。若某念头引起情绪大幅波动,保持觉知并告诉自己放松,再放松。
5.将静坐中那份放松与清晰的觉知融入生活与工作之中。
转自:静心灵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