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38|回复: 0

克里希那穆提 | 冥想是智慧的觉醒,冥想毫无技巧可言~

[复制链接]

3949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067
发表于 2021-4-2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oyo13688 于 2021-4-20 09:03 编辑

文 | 克里希那穆提

只有当身体和心灵处于没有任何摩擦的彻底和谐之中时,寂静才能到来。此时,那寂静中有一种整体的运动,那种运动就是时间的终结。

我想和你们一起探索大脑的问题。

我们人类的大脑被破坏了——变形、扭曲得如此严重——被宣传、文化持续不断的压力,被我们的野心、我们的悲伤、焦虑、恐惧,还有我们的快乐所破坏,持续不断的压力被加诸大脑之上,这是事实。

当大脑有压力,就必然会发生扭曲,除非大脑有更新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压力结束后使自己得以恢复,而这一点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01
只有纯真的心灵,才能看见真理


有倾听的艺术,有观察和看的艺术以及学习的艺术。也许通过这种聆听、观察和学习的艺术,大脑就永远不会感觉到压力,因而能够保持纯净、柔韧、年轻、新鲜和纯真。

只有纯真的心灵,才能看到真理。

当存在野心、暴力或者抗拒、愤怒、宣传和传统时,大脑就会产生压力——这一切对于大脑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所以,生活在这些压力之下的大脑,必然会受到扭曲、变形和破坏。

在聆听的艺术、观察的艺术和学习的艺术中,通过了解“现状”,领会这三门艺术的全部含义,这些压力就能够得到了解,大脑因而不会受到影响。

【观察的艺术】

你可以观察到各种形式的压力对大脑产生的影响。受损的大脑困在幻觉之中,它也许可以冥想一千年,却依然无法找到真理。

受损如此严重的大脑,能否恢复它最初新鲜、清澈的品质和当机立断的能力,而不依赖逻辑和理性,弄清楚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理性和逻辑有一定的价值,但它们是局限的。如果你觉察到了这种压力,认出了它、意识到了它,那么我们现在一起做的事情是,我们要自己去了解,我们有意识的思维是不是各种压力的结果,思想是不是扭曲的头脑的产物。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有没有可能让头脑回到它最初未受损的状态,使其能够自由地运转。

倾听的艺术

我们说,只有当你懂得了或者学到了聆听的艺术、懂得了当对别人所说的话有抗拒时要如何去倾听,上述的情形才有可能发生;那抗拒就是你的压力的产物。

学习倾听的艺术,是非常简单的。当你对所听到的话没有任何诠释,不把它转换成一个理念也不追逐那个理念——因为那样的话你与现实是彻底脱节的——此时倾听之中就会有惊人的奇迹发生。

如果你用心去倾听,带着关怀和关注,那么倾听本身就像花朵的绽放一样。那倾听之中有美存在。

以同样的方式,如实地观察这个世界、外在的世界,连同它所有的苦难、贫穷、堕落、粗俗和残忍,还有科学界、技术界、宗教组织领域所发生的那些可怕的事情,那些欺骗、野心、金钱和权力——

观察这一切,而不带入你个人的谴责、接受或否定,而只是观察它,不把它语言化,不妄想看到美,而只是观察。

然后同样观察内心发生的事情,你的思想、你的野心、你的贪婪、你的暴力、你的粗俗、你的性欲——只是观察,如果你如此观察的话,你就会发现,你的贪婪以及那一切都会盛开然后枯萎死去,一切都结束了。

【学习的艺术】

这里也有学习的艺术。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学习通常意味着知识的积累,大脑像计算机一样储存知识,再根据那些知识去行动——我们讲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是不积累的学习。

学习意味着对事实有一种洞察。洞察意味着把握例如贪婪的全部含义,领会贪婪的全部本质和结构,对它有深入的洞察,对那个被称为贪婪的反应有一种整体的理解。

当你有了洞察,就不需要再学习,你已经超越了它。

02
清空大脑,你才能真正学习


了解这三个行动——观察、倾听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你充分把握了这三者的含义,那么当你这么做时,大脑的压力就会得到了解和清除。而当大脑中没有空间时,大脑中就会存在压力。

一切都存在于空间之中——树木、鱼儿、云朵、星辰、鸟儿和人类,他们必须拥有一定的空间才能生存。世界的人口越来越多,空间正变得相当局促。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或许人类身上的压力,正是暴力的因素之一,而这些压力来源于城市或者乡镇中的生活空间不足。

不过我们的内心也几乎没有任何空间。也就是说,我们的头脑被满满占据,我们的心如此关注我们自己,关心我们的进步、我们的地位、我们的财富、我们的性、我们的焦虑,正是这些占据妨碍了空间的存在。

我们的整个内心世界处于被这种或那种东西不停占据的状态,没有空间;因为没有空间,所以占据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大脑因而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损伤。

只有当你有余暇时,你才能够学习。但是,当大脑或者心灵被占据得满满的时,你就没有余暇,所以你从未学到任何新东西。

没有新鲜空气进来,所以压力对大脑造成的损害越来越严重。这是冥想的问题之一——意识能否摆脱所有压力,而那意味着要有一颗自由的心。

03
选择、意志和控制并肩而行
阻碍了心灵的自由


我们在探究冥想是什么,而不是如何冥想。

这是你能想到的最愚蠢的问题——“告诉我如何冥想。”那意味着你想要一个冥想的体系。

对讲话者来说,冥想没有任何体系可言。在冥想中,意志行为必须完全停止。

意志是欲望的核心,是欲望的高级形式。我们生活中的所有行为都通过意志来展开:“我要这么做”,“我不可以那么做”,“我要变得伟大”。

意志的最核心是野心,是暴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能不能没有意志,没有控制?控制者是欲望的核心,而欲望随时间发生各种变化。因此,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间始终有冲突。

当你按传统的方式接受了冥想,你会努力去专注,会试图控制你的思想。

在冥想中,如果你想探究到最大的深度和高度,心灵就必须彻底摆脱所有意志力的行为。当有选择时,意志力的行为就会存在。哪里有选择,哪里就会有困惑。

只有当你困惑时,你才会开始选择;而当你清晰时,你无须选择。

所以,选择、意志和控制并肩而行,阻碍了心灵的彻底自由。这一点非常重要。

另一点是,你认为你特定的意识不同于我的或者别人的意识,是这样吗?你的意识包含了灌输到头脑中的所有文化、传统和你读过的书,斗争、冲突、痛苦、困惑、虚荣、傲慢、残忍、不幸、悲伤、快乐——那一切就是你作为一个印度教徒、一个佛教徒的意识。

那么,有没有可能摆脱这些内容?

心灵——我们所说的意识——能否摆脱它的内容?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不是如何让意识清空内容,而是首先要觉察到它。

觉察意味着如实地观察世界、了解世界,了解树木、自然、美和丑,觉察到你的邻居穿什么衣服,同时也觉察到你的内心是怎样的。

如果你是如此觉察,在那觉察之中,你就会看到有大量的反应存在,喜欢和不喜欢,可能的惩罚和奖励。

你能否觉察而不带有任何选择,无选择地觉察,只是觉知,而没有任何选择、任何偏见?

彻底觉察你的意识,即——意识能否觉察它自己?

也就是说,思想、你的思维能否觉察到它自己?


04
冥想意味着全然的觉察

大脑就像一台计算机。它在记录,记录你的经验、你的希望、你的欲望、你的野心;它记录每一个印象,从那些印象、从那些记录中,思想得以产生。

现在我们问,能否觉察思想的产生?

就像你意识到你的愤怒产生一样?


你可以觉察到,不是吗?因为你能够觉察到愤怒的产生,所以你能不能觉察到思想的产生?

也就是说觉察到那个生长着、绽放着的东西。

同样,能不能觉察到你的意识,觉察到它的整体?

这是冥想的一部分,更是冥想的精髓——毫无选择地觉察你外面的世界和你内心世界激烈的冲突。

当你走到了这一步,你就会看到世界与你并不是分开的,世界就是你。

意识一旦觉察到它自身,组成意识的各个部分就都消失了。然后意识变成了一种截然不同的东西。那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意识。

我们大部分人都习惯了体系,习惯了各种形式的瑜伽、各种形式的政府、各种形式的官僚主义制度,它们都以体系为基础。你的古鲁(上师)给你一套冥想的体系;要么你拿起一本书,从中学到了某个体系。

体系意味着通过部分去了解整体,通过学习局部,希望能够了解生活的整体。你的头脑、你的心灵被训练去遵循各种体系,政治体系、宗教体系、瑜伽体系或者你自己的体系。

当你遵循某个体系时,你就陷在了窠臼之中,而那是最容易的生活方式。

一个体系就像是一条铁轨,体系的追随者不知道他们就像是轨道上的火车一样,不停地沿着限定的路线往前开。

所以,专注是对其他所有思维形式的抗拒。你培养了抗拒,但专注只在某个层面上是必需的,即使在那个层面,如果我们学会了如何关注,专注就会变得非常容易。

我们来弄清楚关注意味着什么,那是对某件事情付出你的心、你的头脑、你所有的感官,全神贯注。

当你如此全神贯注,当你所有的感官完全清醒并且充分观察时,在那个过程中或者在那种关注的品质中就没有中心。没有中心,也就没有空间的局限。

我们大部分人都有一个中心,也就是“我”这个形式,自我、个性、性格、倾向、癖性、特点等等。每个人身上都有个中心,那是自我的核心,是自私。

只要有中心,空间就必然始终是受限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被占据的心始终在形成一个中心,所以那种占据限制了空间。

当有了全然的关注,当你观察、聆听、学习,让你的所有感官保持醒觉时,就不会有中心。

05
冥想是智慧的觉醒


在日常生活中这么做,把它运用在你与妻子(或丈夫)、与邻居、与自然的关系中。关系意味着相联结。你对自己或别人都不抱有意象时,才能与别人相联结,而此时你与别人的关系才是直接相关的。

慈悲从那种关系中产生,那是对一切的热爱。只有当有爱的这种芬芳、这种品质时,慈悲才能发生。

而爱不是欲望、不是快乐、不是思想的行动。爱不是思想、环境和感官感受拼凑出来的东西。爱不是一时激动,爱不是感官感受。

爱意味着对岩石的爱、对树木的爱、对流浪狗的爱,对天空、对美、对落日的爱,对你邻居的爱,无关性欲感受的爱。而现在性被与爱联系到了一起。当你野心勃勃时,当你追求权力、地位、金钱时,爱就无法存在。

如果你是一个妻子,当一个男人所有的心思都专注于成为什么,专注于在这个世界获取权力时,他怎么可能是爱你的呢?

他可以与你同床共枕、生下孩子,但那不是爱。那是会带来诸多痛苦的情欲。

如果没有爱,你就无法拥有慈悲。当有慈悲时,才会有清晰,那是来自慈悲的光芒。每个行动都是清晰的,从那清晰中会产生技巧,沟通的技巧、行动的技巧,倾听、学习和观察等这些艺术的技巧。

冥想是智慧的觉醒,那智慧诞生于慈悲、清晰和它所运用的技巧。那智慧是非个人的、无法培养的;它只来自于慈悲和清晰。这一切就是冥想,而且还有更多——当心灵自由因而彻底安静时,就会有更多。

如果没有空间,心就无法安静。所以,寂静并非来自于练习和控制,也不是两个声音之间的空当、两场战争之间的和平;只有当身体和心灵处于没有任何摩擦的彻底和谐之中时,寂静才能到来。

此时,那寂静中有一种整体的运动,那种运动就是时间的终结,也就是说时间结束了。

冥想中还有更多,那是去发现最神圣的东西,这种神圣不是寺庙、教堂中神像的神圣——那是人造的、手工制造的,由头脑、思想所造。

有一种未被思想沾染的神圣,只有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带来彻底的秩序时,它才能自然地、轻松地、快乐地到来。

当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秩序时——秩序意味着没有冲突——从中就会出现爱、慈悲和清晰这样的品质。冥想就是这一切,不是逃避生活、逃避我们的日常生存。而知道冥想这项品质的人是幸福者。

06
冥想,毫无技巧可言


爱不是任何方法或习惯的产物,爱也无法从思想中培养出来,只有在完全的寂静中,连冥想者也一并消失时,爱才可能生起。

默观冥想有各种不同的派别、方法和系统,有些系统要求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脚拇指上,看住它、看住它、看住它”。

另一个系统则主张某种坐姿、调息或观心,这些都是纯然机械化的方法。还有些派别则教你一些咒语,要你不停地持咒,同时保证使你得到某种超觉的经验。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举动,不外是自我催眠罢了。

由于复诵本身具有静心的效果,不论你反复诵念“阿门”或“唵”,甚至“可口可乐”都行,你都会有些感受的。这个称为真言瑜珈的方法,已经在印度盛行上千年了,可以说人人皆知。

反复持咒确能使人的内心平静柔软,除此之外,你仍然有个琐碎而卑劣的心。你不妨从自己的院子里捡一块木头回来,供在壁炉上,每天献花焚香,供奉一个月以后,你就会开始崇拜它了,一天不献花,你的罪恶感都会生起。

真正的默观冥想是无法可循的,也不是反复诵念及模仿。冥想和专心是两回事,一些冥想大师们最擅长的花样,就是训练学生们专于一念,而驱除其他所有杂念。

强迫学生学习这些把戏,实在是最愚蠢、最丑陋不过了,因为它会使你心永远陷于冲突中。一方面他要你固求于所专心的念头上,另一方面,你的心偏偏喜欢跑到其他念头上,这充分展现出你实际上对其他的事更有兴趣。念头跑来跑去并不是问题,让自己觉察每个念头的动向,才是关键所在。

冥想需要一颗极其敏锐的心。冥想乃是对生命的全盘了悟,在其中所有支离破碎的认知都停止了。

冥想不是控制思想,因为思想一旦受制,就会引发内心的冲突。如果你已经了解我们前面所讨论的思想的生成及其结构,念头就不会再从中干扰。这种了解本身,就是修炼,也就是冥想。

冥想就是觉察每个念头和每个感受,绝不加以是非判断,而只是观察,随着它律动,从这份觉察中你会认清思想及感受的所有活动,寂静就会在这份觉察中出现。

用意念造成的静止是停滞的,是死的;反之,如果思想者能解自己念头的生起和本质,并了解为何有的思想都是陈旧的局限,从这个中间产生的寂静,才是真正的冥想,因为冥想者已经不在了,心也已经空了。

如果你用一小时全神贯注地读这本书,就是在冥想了。如果你只想摘取其中几句话,搜取几个观念待会儿再想,那就不是冥想了。冥想是用所有的注意力,整体而非局部地觉察每一件事。

没有任何人能教人如何般全神贯注。如有任何派别教你全神贯注,你都只是在对那个方法全神贯注,而不真全神贯注。

冥想也许可以算是生活中最伟大的艺术了,没有人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会它,它的美也就在于此。

其中毫无技巧可言,因此,也就产生不了权威。如果你学着观察自己、观察自己走路的姿态、吃东西的方式、谈话的内容、如何闲聊、憎恨、嫉妒等,如果你能觉察这所有的一切,而不加拣择,那就是冥想了。

因此,当你搭公车时、在阳光照射的树阴下散步时,听鸟儿歌唱,或注视着你妻儿的脸庞时,你都可以进行冥想。

一旦了解了整个觉察的过程,爱就产生了。

爱不是任何方法或习惯的产物,爱也无法从思想中培养出来,只有在完全的寂静中,连冥想者也一并消失时,爱才可能生起。

心智必须先彻底了解自己的念头及感受的整个活动,才可能静得下来。要想了解思想和感受的整个活动,就不能在观察时加入任何的责难。

能如此观照,就是修炼,这个修炼是流动,也是自由的,而不是臣服于某种权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11-25 20:41 , Processed in 0.0277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