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程碧波 原创
摘要:本文论证了南方之地系由中国绘制的南方测绘边界,而非真实的陆地。南方之地上的鹦哥地正是马达加斯加岛。中国准确标注其为鹦哥地,说明其为中国绘制。论证了《舆地山海图》是现存最早的全球地图,为中国远在明朝以前所绘制。论证了耶元1136年中国石刻《华夷图》是真正的球面绘图,唐朝《海内华夷图》是包括北美在内的世界地图。本文论证蒙古西征促成Portolan地图、帖木儿西征制作托勒密地图、明朝海军重绘中东非洲地图促成了西方世界地图。本文正面阐述中国传统地图绘制水平及其相应的天文、数学、航海区域及水平。
关键词:航海 坤舆万国全图华夷图 海内华夷图
按:本文1.0版于2020年1月15日发出后,2.0版及其之前标题为“纹明,顺风相送到南边”,现标题改为“纹明,从《舆地山海图》研判中国最早测绘全球”,并在图80之后,对“博士学徒”的说法,依据中国文献纠正为“博士生徒”,并相应调整本段其它内容。学术不易,尊重版权,转引请注。 本文所指的全球地图,是指包括美洲在内的全球地图。
目前学界认为最早的全球地图来自欧洲。为了让读者对此全球地图有全貌认识,先简要介绍全球地图的发展脉络。 1 马克罗比乌斯圆形地图 下图1是学界认为五世纪罗马的马克罗比乌斯(Macrobius)所作的圆形地图。
图1 马克罗比乌斯的圆形地图 图1中分为五个气候带,最南方标注为“Inhabi tabilis”,即“无法居住的”。首先,此图系五个气候带划分图,其地理信息只有红海、波斯湾和地中海。其次,此图显系作伪,因为五世纪时红海会直上大马士革(见鄙作《纹明,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大秦》),且当时欧洲人根本不知道红海与阿拉伯海相连,不可能出现红海与阿拉伯海相连但却与地中海相隔遥远的绘图。图中地中海及波斯湾部分的海洋宽度太窄,陆地太宽,与现实截然相反,这已经不是作图误差所能解释,唯一的解释是作伪者故作古朴以仿古。但本图的真伪不影响本文后续分析的重点。
2 欧洲10世纪末或11世纪初绘制的圆形地图 下图2是欧洲10世纪末或11世纪初绘制的圆形地图。
图2 欧洲10世纪末或11世纪初绘制的圆形地图
图2与图1基本相同,有两点差异。一是图2中的红海颜色与图形其它地方不同,系后来添加;二是图2中的最南部气候带明确写出“Frigidaavstralis”,即“寒冷的南方”。图2仍然是五个气候带划分图,其地理信息仍只有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本文研判图2原版的年代应早于图1的年代,因为图2中原本没有红海,且图2的各气候带仍然没有什么具体的地理信息,但却明确指出了热带、温带和寒冷的南方(北方)的划分,这符合作者划分五个气候带的本意。反观图1,明明想表现作者划分五个气候带的目的,却非把寒带说成是“无法居住的”,失去了“寒”的以划分气候带为目的的直接信息,这是为了显示原版的古朴而进行的弄巧成拙的作伪。图2的线条弯弯曲曲,比图1的僵直线条更为合理。
问题是,在西方,五个气候带是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来的。在鄙作《从旧地图研究尼罗河出海口与两河流域演化》中指出,埃及亚历山大港原系亚历山大修建,后来成为托勒密王朝的首都。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开始形成是在耶元1400年以后,其定型是在耶元1650-1740年之间完成的。鄙作《纹明,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大秦》中指出,托勒密一世约在耶元1408年。而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的老师,因此亚里士多德应是耶元1400年左右的人物,至少不早于耶元1300年。图2中阿拉伯海直接连通大西洋,这也是当时不具有的地理知识。因此图2亦是耶元1300年之后的一张气候划分示意图。
再次见图3(The Excursion of the One Who Yearns to Penetrate theHorizons ,Muhammad al-Idrisi (耶元1100–1166)是阿拉伯地理学家,西西里诺曼国王罗杰二世的顾问。al-Idrisi花了15年创作kitabrujar,呈现的是Nuzhatal-Mushtaq最早的复制品,约1325年制作,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标记为Arabe2221)[1] 图3 耶元1100–1166之间的al-Idrisi地图(上南下北)
图3应是较为真实的地图,各种地形有较大误差,但起码都有各自的轮廓,符合原作者的绘图逻辑。它也明确透露出一个信息:当时欧洲人对地中海以南的了解极少,亦不知道红海会连接上阿拉伯海,更不知道阿拉伯海会往西一直连到大西洋,来环绕地中海南部陆地。图3中,作者容易到达的地方,其局部地形较为精细,这体现了作者对此地形的熟悉程度,但对地中海南部的了解信息少于图2(图3不知道阿拉伯海连接大西洋而图2知道阿拉伯海连接大西洋),更少于图1(图3不知道阿拉伯海连接大西洋而图2知道阿拉伯海连接大西洋;图3不知道红海连接阿拉伯海而图1知道红海连接阿拉伯海;图3认为红海直上大马士革而图1知道红海距离地中海差得较远)。综合研判,图3应早于图2,而图1应是近现代作伪过度的作品。图2中对红海的修改本身,可作为图2具有一定历史的证据参考,因为这说明图2原版处于欧洲人不知道红海的时代。此外,图2中出现了“avstralis”,这就是本文后面将分析的重点。
耶元1300年Hereford_Mappa_Mundi地图4(Mappa Mundi是英国独特的遗产,它是中世纪世界的杰出财富,记录了13世纪学者如何用精神和地理术语解释世界,地图上有作者的名字“Richard of Haldingham or Lafford”。研究表明,这幅地图的制作日期大约为耶元1300年。中世纪手稿的权威人物Christopher de Hamel这样评价《Mappa Mundi》:“这是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一幅无与伦比的最重要、最著名的中世纪地图、最杰出的插图英国手稿、当然也是现存最伟大的十三世纪画稿”):
图4 耶元1300年Hereford_Mappa_Mundi地图
图4上东下西,左北右南。其绘制水平不及图3。地中海缺乏基本轮廓,没有里海,但是有了红海。其南边的阿拉伯海连通了围绕大陆的整个大洋,但周围大洋极细,此应为观念的产物而非实地测绘。图4体现了耶元1300年英国地图绘制水平落后于耶元1100-1166年阿拉伯人地图绘制水平。总的来说,图1、图2、图3和图4的绘制水平均非常粗陋。
再看耶元1452年Giovanni Leardo Mappamundi地图5(人们对十五世纪的威尼斯乔瓦尼·利奥多 (Giovanni Leardo) 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有三幅制作者署名的中世纪晚期世界地图存世。这是美国地理学会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图书馆馆藏中年代最久的世界地图,被视为中世纪西半球世界地图的典范)。
图5 耶元1452年Giovanni Leardo Mappa mundi地图
图5比图4有较大进步。图5中地中海轮廓开始出现,里海和黑海定位正确。但本图亦经过后续修改。图5中的波斯湾显然过大,其事实上由图4中的波斯湾和红海涂改而成,由于合并了图4中的波斯湾和红海,所以特别粗大。然后再另外用红色颜料补绘红海。见从图5中截取出来的图6 (原图是上东下西,为方便看图上标注,所以图6恢复原图方向): 图6 耶元1452年Giovanni Leardo Mappa mundi地图截图(上东下西)
图6中,其它建筑如建筑1、2均以水域为背景,保持了建筑的完整。但是红海却把建筑3及其周围的建筑都覆盖了,这也是后续修改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建筑1最为宏大,但却是中国风格的飞檐翘角。现以耶元1460年著名的托勒密地图[2]来定标当时的西方地图绘制水平,见图7、图8:
图8 现代亚欧大陆部分地图(与托勒密地图的地域对应)
即使扣除托勒密地图7与图8的投影方式差异,托勒密地图与真实地形的差异仍然很大,地中海只是有粗略的轮廓,里海和黑海基本变形,其亚洲部分完全失真,只可粗略辨认出斯里兰卡(托勒密地图上远远过大)和中南半岛西部的缅甸(托勒密地图上远远过大)。虽然耶元1460年左右,西方的地图绘制水平还并不高,后文将与中国相应时期的地图绘制水平进行比较。但此时西方地图绘制水平比起耶元1300年前,已经获得了革命性的突飞猛进。
现在我们进入欧洲人到达美洲年表: 1492年,哥伦布到达巴哈马群岛。 1497年,达·伽马(Vasco da Gama)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1497年,加伯(John Cabot)到达加拿大的纽芬兰(Newfoundland)。 1500年,加布若(Pedro Alvares Cabral)到达巴西。 1507年,亚美利哥勘探南美洲。 1519年—1522年9月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由此时间顺序,我们来研究相应地图。
见图9(A Map of the Entir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Ptolemy and Corrected withOther Lands of Amerigo Vespucci, Martin Waldseamüller,1507)[3]。图9是第一张将太平洋作为一个独立的海洋描绘成一个独立的西半球的地图,其起源于15世纪初在洛林圣迪(现法国)的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目的是记录和更新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索中获得的新地理知识,本地图是这项研究工作最令人兴奋的成果。它借鉴了美国Amerigo1501-1502年航行到新大陆期间收集的数据。鉴于Amerigo对发现新大陆的发现,Waldseamüller将新大陆命名为“美洲”。这是已知唯一幸存的地图第一版,据信已印刷了1000份。这张地图展示了新发现的美国陆地,代表了知识的巨大飞跃——它改变了欧洲人对一个以前只分为欧洲、亚洲和非洲三部分的世界的理解。
图9 耶元1507年世界地图
图9中第一次包括了大部分美洲,以及非洲、欧洲、中东和亚洲。其美洲部分轮廓很粗略,而亚洲、中东与地中海部分的精度与图7的托勒密地图相当。图9中红线所指部分为马达加斯加岛,这个标志的重要性亦在后文阐述。再见耶元1513年雷斯地图10:
图10 耶元1513年雷斯地图
18世纪初,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比王宫中,从海军上将皮里·雷斯的书房中找到本地图,人们把这幅地图叫做雷斯地图。雷斯地图上面绘制出了南北美洲、西部非洲,以及南极洲的地形,被认为是耶元1513年所绘制。雷斯地图中,南方之地与南美连接,并呈东西走向,因此非洲南端距离此南方之地亦较近。从南方之地上绘制的牛、羊和蛇可知,这是一片温暖的陆地。
再见耶元1519年世界地图11(Nautical Atlasof the World, Circular World Map of the Portuguese Hemisphere and Title Page, PedroReinel.此地图来自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米勒地图册。这本地图集是1519年由制图师Pedro Reinel、他的儿子Jorge Reinel、Lopo Homem和微型画家António de Holanda为葡萄牙国王Manuel 一世绘制的)[4]。
图11 耶元1519年世界地图
图11相对图9的精确度提高。斯里兰卡的大小符合今天的地理情况,中南半岛仍然过大,但美洲只显示了部分。此外,图11被后来修改过了。见其局部图12:
图12 耶元1519年世界地图局部
图12中,右上红线处为船只标记,没有被任何其它线条覆盖。此船只标记左下方红线处亦是船只标记,但是被地图上莫名其妙的、仿佛是水纹的线条覆盖了;地图右下角红线处为褪色严重的岛屿,亦被水纹线条覆盖;地图左下方长的红线条处是被涂改的文字,依稀还可辨认出“Terra **g**iti*”,此文字本文后面亦将分析。本图形上半部分没有水纹线条覆盖,下半部分的水纹线条直接覆盖了船、岛屿,且船和岛屿的线条褪色的几乎看不见,与地图中大陆边缘清晰的线条判若云泥。这说明整幅地图至少被后来重绘过,且此地图的南部被大规模涂改过,其线条颜色很新,因此最后一次修改的时间离现在不会太长。
下面再见耶元1531年地图13(Modern andComplete Map of the Entire World, Oronce Fine. Oronce Fine是军事防御工事方面的专家。其1531年的地图是西方已知最早出现“Terra australis”的地图。古地理学家猜测过南部大陆的存在,欧洲探险家们经常认为,南半球新发现的土地,如新西兰德拉福岛和弗吉尼亚是这片大陆的延伸。南极洲的存在直到十九世纪才被证实。Oronce Fine的《Terra australis》与南极洲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除了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地理学家的推测之外,他不太可能了解南极洲)[5]。
图13 耶元1531年世界地图
图13将世界地图绘制成球面。中亚欧大陆的精确度与图11差不多,但是在图的右边红线处明确画出了“Terra AvstralisRe”,意即“南方之地”,学界认为地图绘制的是南极。图中南美距离南极非常近,几乎连在一起,非洲南部距离南极也不远。但这与真实地貌不吻合,见图14:
图14 现代全球地理的柱状投影 图14是现代全球地图的柱状投影,其越往南极和北极,在东西方向上变形越大,但是在南北方向上的距离是正确的。非洲南端到南极大陆距离为3893公里,澳大利亚到南极大陆的距离为3164公里,南美大陆到南极大陆的距离为1031公里,都离南极很远,远不是图11绘制中南极大陆与亚欧大陆那么近。但是在图13中把南极大陆绘制得那么靠近亚欧大陆,说明当时在亚欧大陆南端能很容易到达南极大陆,这是为何呢?
再看Oronce Fine的耶元1534年地图15(A Modern and Complete Map of the World by the RoyalMathematician Oronce Fine of the Dauphiné, Oronce Fine. Fine的地图反映了当时的知识状况、地理假设和不确定性。北美洲与亚洲相连,南部有一个巨大的陆地,这是一个假设地理位置,地理学家假定必须存在以平衡北方地块的重量。地图来自地理学家Jean BaptisteBourguignon d'Anville,1697-1782的收藏。1779年由路易十六国王购买,1924年存入法国国家图书馆)[6]。
图15 耶元1534年世界地图
图15的地理精度与图13差不多,视角有所变化,且偏向美洲一侧。最南端仍然是靠近美洲和非洲的南方之地(Terra Avstralis)。再看耶元1542年地图16(Nova verior et integra totivs orbis descriptio nvneprimvmin lvcem edita per Alfonsvm de Santa Cruz Cæsaris Charoli Varchicosmographvm,A.D. MDXLII, Alonzo de Santa Cruz. Cruz是查理五世皇帝的首席地理学家,其任职的通商院拥有对新世界贸易的垄断权,该地图被称为“皇家普查图”,因此代表了当时海图的最高水平,其精度已经在其它同时代的Portolano海图之上):
图16 耶元1542年世界地图
图16中没有南方之地。作为“皇家普查图”,大致应遵循了所见即所得的原则,因此想象中的南方之地在本地图中没有出现。这说明此时南极洲尚未成为实际探测到的对象。现在再看耶元1570年地图17(Typus Orbis Terrarum, Ortelius, Abraham,1527-1598. 这是真正的第一本世界地图的第一版,它在16世纪后期对整个欧洲的地理文化作出巨大的贡献)[7]
图17 耶元1570年Ortelius全球地图
图17是第一次将全球地理在球面上绘制完毕的地图。图17总体上比本文之前的世界地图都要精确。在图17中有几个重要的观测点,一是地中海轮廓;二是尼罗河出海口;三是波斯湾;四是南方之地。关注这四点,原因在于前三点为西方大本营,在图中测绘相对精确,有利评估地中海与波斯湾一带的测绘断代,而南方之地则以其沿袭图13、图15中过大、过于靠近南美、非洲和亚洲的反常问题,可用以揭示出其背后隐藏的信息。
一 《坤舆万国全图》的欧洲及中东部分系由中国人绘制 先看图17的里海、黑海、地中海轮廓、尼罗河出口与波斯湾图19:
图19 图17中的地中海轮廓、尼罗河出口与波斯湾
再看《坤舆万国全图》中的里海、黑海、地中海轮廓、尼罗河出口与波斯湾图20:
图20 图18中的坤舆万国全图的地中海轮廓、尼罗河出口与波斯湾
再看今天的里海、黑海、地中海轮廓、尼罗河出口与波斯湾图21:
图21 今天的地中海轮廓、尼罗河出口与波斯湾
对比图19、图20与图21,地中海与波斯湾轮廓上,图20《坤舆万国全图》的精确度远远差于图19。图20中的里海被错误地绘制到波斯湾之右上、印度正北,而图19中的里海被正确地绘制到波斯湾正上方。图20中的黑海被错误地绘制到波斯湾正上方、地中海右上方,而图19中的黑海被正确地绘制到波斯湾左上方、地中海正上方。《坤舆万国全图》中里海与黑海的绘制错误,在西方的耶元1542年地图16、1534年地图15、1531年地图13、1519年地图11、1507年地图9、1460年地图7、1452年地图5、1325年地图3、11世纪初地图2和马克罗比乌斯的圆形地图1中都不存在。因此《坤舆万国全图》中的里海和黑海部分不应是来自西方地图,亦不可能为西方传教士或阿拉伯人所绘制。应是中国人测量出部分基准点,然后通过调研当地人而绘制出的地图,其调研部分产生了大尺度误差。
从地中海部分来看,图20不但远远不及图19,甚至也不及耶元1460年托勒密地图7。但是对于局部地形来看,《坤舆万国全图》的经济繁华区例如尼罗河出海口、波斯湾的绘制能充分反映当时的地理特点。正如鄙作《从旧地图研究尼罗河出海口与两河流域的演化》一文中指出,《坤舆万国全图》的尼罗河出海口是七条大江入海,且出海口基本与海岸线相平,而图19中的尼罗河出海口已经有部分沙洲凸向地中海。《坤舆万国全图》中,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是分别流入波斯湾,而图19中,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先汇合成阿拉伯河,再流入波斯湾。因此《坤舆万国全图》中的尼罗河出海口部分与波斯湾部分的绘制时间,要早于图19中尼罗河出海口与波斯湾分布的绘制时间。根据《从旧地图研究尼罗河出海口与两河流域的演化》的研判,《坤舆万国全图》的中东和欧洲部分勘察时间应为耶元1402年到1430年之间(李兆良将《坤舆万国全图》断代为1430年左右制作)。 《坤舆万国全图》上标注有杳那瓦(今摩洛哥)人“寐而无梦”。这亦是中国绘制摩洛哥及直布罗陀附近地图的证据。见图22:
图22 坤舆万国全图,摩洛哥人寐而无梦
图22中,左下红线处的标注文字为“其人寐而无梦,此最奇”。 问题是,今天地球上没有哪个人类种族能“寐而无梦”,摩洛哥人也不可能。 摩洛哥靠近西班牙,其北部是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是进出地中海的咽喉,早在耶元1178年周去非撰写的《岭外代答》载:“大食国西有巨海。海之西,有国不可胜计,大食巨舰所可至者,木兰皮国尔……言舟之大者,莫木兰若也,令人谓木兰舟,得非言其莫大者乎”。见下图23,摩洛哥、直布罗陀的地理位置。
图23 摩洛哥、直布罗陀位置 14世纪时是西北非洲阿拉伯人与西班牙人反复争夺的要地。而哥伦布远航新大陆的出发地点就是位于直布罗陀旁的巴罗斯,也即摩洛哥北。见下图24。 图24 哥伦布航行时间和路线
利玛窦于耶元1578年从葡萄牙出发,耶元1583年到达中国。此时距离哥伦布第四次航行已过76年多。对于繁华之地的摩洛哥,欧洲人和阿拉伯人不可能荒唐到认为摩洛哥人“其人寐而无梦,此最奇”。因此应判定为不熟悉本地的中国人绘制了摩洛哥及直布罗陀附近地图。 《坤舆万国全图》上,在谙厄尼亚(今英国)上标注说:“谙厄尼亚无毒蛇等虫,虽别处携去者到其地到其地即无毒性”,见图25:
图25 《坤舆万国全图》的英国爱尔兰(谙厄尼亚)
说其它地方的毒蛇带到英国这个地方就成无毒蛇,这是荒谬的。极北蝰遍布欧亚大陆北部,今天极北蝰每年在英国会咬伤大约一百人。因此这显然又是对英国不熟悉,道听途说而写的一条注。耶元1337-1558年间,英国和法国打了漫长的百年战争,欧洲本地人对英国非常熟悉,不会写这条荒谬的注。因此这附近的地图亦只有中国才可能绘制。 李兆良指出,《坤舆万国全图》中的亚洲、美洲部分的精度,则高于西方同时期及之前世界地图的精度[8]。见图26:
图26 《坤舆万国全图》中国部分
上图27是耶元1570年Ortelius全球地图的亚洲部分。与图26相比,图27的中国部分缺了朝鲜半岛,长江和黄河的形状也错误。至于中国内部的区域划分,图27则更不能相比。因此《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国部分地图,应是采用了中国人自己绘制的地图。对于中国国部分地图的年代,李兆良已有诸多考证其属于1430年左右的地形和地名,本文不赘述。
二 南方之地,中国人绘制全球地图的证据 (一)诸地图的美洲绘制比较 而对于美洲,情况则比较复杂。与耶元1570年Ortelius全球地图相比,《坤舆万国全图》的美洲部分更精确。见图28:
图28 《坤舆万国全图》美洲部分
再见耶元1570年Ortelius全球地图29:
图29 耶元1570年Ortelius地图美洲部分 图28、图29与现有美洲地形图24对比,《坤舆万国全图》图28的美洲特别是南美洲更接近于现代地图。Ortelius地图29的南美洲与现代地图相差甚大。所以《坤舆万国全图》更为精确。但西方地图真假掺半,反例亦不少,例如耶元1542年图16、耶元1534年图15、耶元1531年图13中,南美洲都与现代地图接近。兼之若《坤舆万国全图》断代为利玛窦于耶元1602年所作,则《坤舆万国全图》的美洲部分,若比耶元1602年前的欧洲世界地图对应部分精确,则可解释为利玛窦与欧洲可凭信函获得欧洲最新勘探成果;若比耶元1602年前的欧洲世界地图对应部分粗陋,则可解释为利玛窦消息闭塞,落后于欧洲最新勘探成果。而即使《坤舆万国全图》的美洲部分比耶元1602年之后的欧洲世界地图相应部分精确,亦可解释为此欧洲世界地图没有及时更新。因此,这对“《坤舆万国全图》的美洲部分为中国人绘制”的证明,提出更加严格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