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悦:快乐并非因得到了什么,而是原本就快乐!
人活着就要追求快乐。
这无可厚非。然而,随着年龄渐长,经历渐多,我们却发现快乐并没有随之增加,相反还有所减少。
于是,许多人感慨,活着没意思。
这是为何呢?
其实,人生的快乐唯有两种,一种是外求的快乐,一种是内在的快乐。
外求的快乐很容易理解。例如这个月收入增加,你买了梦寐以求的房车,或者收到了很喜欢的礼物。
总之,凡是因满足我们的欲求,而获得的快乐,便是外求快乐。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享受外求快乐。
内在快乐,则源于我们的内心。
最常见的例子便是我们的童年。人的童年大体要比成年快乐许多。
这是因为儿童的快乐更多来自内心深处。比如,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因此,虽然他们并不富有,但只需要一团泥巴,一根木棒就可以开心一整天。
对他们而言,外在的物质只是触发快乐的条件,而非快乐源头。
在这一点上,成人则恰恰相反。
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
人之所以越成长越不快乐,并非因为得到的少了,而是因为丧失了产生内在快乐的能力。转而,越来越指望从外部刺激中得到快乐。
那么,成年人是否能返老还童呢?
答案是不可能,但并非就没有解决办法。
一、纠正错误认知,勿把快感当快乐
我们太容易陷入空虚、追求欲望、满足欲望、空虚、再追求欲望……的无意识循环中。
许多人之所以执着吃喝玩乐,是因为空虚无聊。
因为空虚,所以就很容易去找点事情做。从你开始找事情,便陷入到欲望的循环里。
比如,我想去做美容,想去唱歌喝酒、购物。
这里面有些是可以被满足的,但随之你的欲求越来越大,早晚会无法满足。于是,产生了焦虑,感觉自己不幸福了。
在这种焦虑下,你开始努力工作赚钱,好不容易实现了当初的目标。于是内心的焦虑情绪得到了释放。
你以为你终于可以快乐了。
然而,你错了。快乐的感觉很快就消散掉,你很快陷入了新的空虚。
原因是,在这个以满足欲望为目的的过程中,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快乐,只产生了短暂的快感。
而,许多人会把这种快感当作了快乐。最后毕竟空,一切回归到空虚原点。
二、内在的喜悦,人人具有
很多人总以为享受快乐人生,只是有钱有地位人的专利,普通人是没资格享受的。
事实是,人天生就会快乐,只是因为执着了错误的认知而导致了烦恼痛苦不断。
比如,是不是买了豪车豪宅,才会快乐。
当然不是。许多拥有巨大财富的人活得并不开心。相反,由于财富太多而陷入利益纷争,导致更多痛苦的情况屡见不鲜。
因为,外在的财富只会带来欲望的满足,同时刺激更多的欲求。它并不能制造真正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外在,而是取决于你自身:
内心是否平静?灵魂是否安宁?自我是否自洽?
内心的平静,便是你要懂得修心,要去关注自己的内心状态。
灵魂的安宁,便是远离各种欲望的染污。如果你总是通过各种身心刺激去寻找快感,那灵魂就很容易堕落。
自洽,便是如何看待自己。有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好,每天拿自己与他人比较,这就是典型的自我折磨。
总之,人之所以烦恼不断,并非因为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够。而是因为认知太低。
如果一个人依旧以满足欲望而获得快乐,那便永远不可能感到真正的快乐。
三、成年人的修行,并非回到童真,而是灵性唤醒
成年与童年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不得不卷入各种世俗事务。例如工作、社交、婚恋等。
人一旦卷入世俗,就会激发各种人性欲望:贪婪、攀比、自大……
这些人性欲望看似是世界运行的动力,其实是灵魂解脱的毒药。
为什么许多人总感慨活得累?
并非是因为他的苦难比其他人更多,而是心中的欲望不断地折磨他,让身心无法安逸。
今天想要这个,明天想要那个,得到了又不满足。成为了基本常态。
灵性,又称觉性。
便是你要认识到你自己,要看到自己处在怎样的处境里,继而去洞察自身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比如,桌子上摆着半杯水。有的人看到会忧愁,怎么只剩下半杯了。有的人看到会满足,喝了这么久,还有半杯。
同样的事物,你的认知不同,得到的生命体验完全不同。
当你体悟到原来自身的欲望和思维习惯在控制着生命体验,那么,你的灵魂就可以得到出离与升华。
你看到了贪欲,便懂得了满足。
你看到了偏执,便学会了宽容。
你看到了自己的思维惯性,便会明白如何调整自己的观念和想法。
总之,当你对自身认识的越深,便越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性。那么,一切就都是可以改变的,幸福完全可以由自己创造。
原创 源也 禅与冥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