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4|回复: 0

觉察:从迷乱到清醒的修心之路

[复制链接]

4789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197
发表于 2025-6-2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觉察:从迷乱到清醒的修心之路

我们中国人说:人生一世,难得明白,这 “明白” 二字,不是天生就有的。就像走在大雾弥漫的山间,起初跌跌撞撞,被石头绊倒、被树根缠住,直到学会停下脚步,揉揉眼睛看看方向,这个停下看方向的功夫,就是 “觉察”。

我常常写觉察观照,因为这个主题是永恒的,这觉察到底是怎么一点点把人从迷乱里拉出来,走向心里亮堂的呢。

一、先要知道自己在迷乱

比如一个场景啊,家里来了客人,你忙着端茶倒水,突然发现茶杯没洗干净,心里 “咯噔” 一下,紧接着就想:“客人会不会觉得我邋遢?上次邻居来我也忘了洗杯子,是不是大家都在背后议论我?”

这时候,心里像揣了只乱撞的兔子,越想越慌,手都开始发抖 —— 这就是迷乱的状态,被一个小念头带着跑,像风筝断了线,自己都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

觉察是什么呢?就是在这时候,心里突然仿佛有个声音说:“哎,你看,又开始胡思乱想了。” 就像开车时突然踩了脚刹车,让那个横冲直撞的念头停一停。

初学觉察的人,往往连这个 “刹车” 都不知道踩,跟着念头跑了一辈子,还以为那些想法都是真的。比如有人总觉得 “我不够好”,其实是小时候被父母批评的话,在心里变成了一只不停啄食的鸟,啄得自己满心是洞,却从来没觉察到:“哦,原来这只是一个重复的念头,不是事实。”

禅修里讲观呼吸,其实也是在练这个刹车。当你数着 吸气第一下,呼气第一下,念头却跑到下午要交的报告上时,能及时发现 “哎,跑了”,然后轻轻把注意力拉回呼吸 ,这一来一回,就是觉察的种子在发芽。

别小看这个过程,就像小孩子学走路,刚开始总是摔,摔多了才能站稳。我平时写文章说观照,时不时要记得拉自己一下,就是这个意思,无论你念咒管呼吸还是生活中日常提醒,都是这样的效果。

二、看清念头的把戏:觉察让心里的猴子安静下来

我们的心心猿意马,有点像多动症的猴子,上蹿下跳停不下来。有时候你越是安静,比如坐在那,睡之前,那个念头猴子们好像花果山一样疯狂往外翻,甚至梦里面还继续汹涌,假如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害怕,这是你安静觉察的功夫有了,才会这样。不然你不会觉察到这么汹涌的念头。

觉察就是守着那个不动的,任由这些猴子瞎搞瞎闹,闹一阵他们就会走的。

这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就像天上的云,来了会走,而你是看云的天空,不是云本身。

三、接住情绪的浪花:觉察让 “心里的洪水” 变温柔

比念头更难对付的是情绪。情绪像潮水,一来就把人淹没,让我们人失去理智坐立不安。很多人对付情绪,要么硬压下去,像用石头堵洪水,最后憋出一身病;要么被情绪冲走,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觉察情绪,就像在河边搭个观景台,看着洪水过境,却不跳进去一起漂。

比如你跟家人吵架,心里堵得慌,这时候别忙着讲道理或摔门离开,试着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跳是不是很快,喉咙是不是发紧,身体是不是在发抖 —— 这就是 “觉察身体的情绪信号”。就是看看有无生理性难受。

禅修里说 “觉受”嘛,就是觉察情绪来的时候,身体哪个部位有反应:有的人愤怒时太阳穴突突跳,有的人悲伤时胸口像压了块石头,有的人焦虑时胃里翻江倒海。我自己以前如果遇到难受的事就会好像痴呆僵尸一样啥事干不了。

所以这个时候,情绪来的时候,是修行觉察的最好时机,觉察看着他,让它温柔起来,让他随意轻松起来。最后让它自生自灭不干扰你。

四、最终看见生命的底色

觉察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让我们看见自己生命的底色。就像一杯浑浊的水,不停地搅拌,永远看不清底下有什么,只有停下来,让泥沙沉淀,才能看见清水映月。

通过持续的觉察,发现自己原本就有的清明。

觉察不是要你变成圣人,而是让你做个清醒的凡人。

觉察,其实就是让我们在迷乱中,找到那个从来没乱过的自己。

就像在心里点一盏小灯,起初只能照见眼前三寸,慢慢就能照亮整个房间。愿我们都能在这盏灯的光里,一步步走出迷乱,走向那个 看得清、想得开、活得透 的自己。

转自:心灯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5-11-5 06:04 , Processed in 0.23441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