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5|回复: 0

【南怀瑾】切莫追求兔角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799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3105
发表于 2023-1-25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怀瑾先生:切莫追求兔角

六祖告诉我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懂吗?悟道要在世间,离开世间,悟个什么?
——《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的这几句话是指“行”,行为的部分。佛法就在世间,佛也这样说过。在经典中,有人问佛,世尊为何在娑婆世界这个脏地方成佛?佛说:你看到娑婆世界脏,只是看到了一面,它还有另外一面,与西方极乐世界及一切净土一样的光明清净。所以佛立刻就现了神通,以足指按地,当时就现出了这个世界的光明面。这里是个话头,这个世界有很清净的光明面,同极乐世界一样,以及其他佛世界一样的清净光明。

其次,佛说一切佛在成佛以前,必须要到这里成佛,在其他世界不容易成佛。例如天人很难成佛,北俱卢洲的人很难成佛,因为福报太好了,纯乐无苦。就因为没有痛苦的刺激,那里的人就不会有厌离心,所以一切众生要想成佛的话,就必须要到这个世界来。这个娑婆世界是善恶参半,苦乐参半,一切参半,而且痛苦的多。因为痛苦,所以才容易修道,没有众生何必成佛呢?没有众生也不需要有佛了,因为个个都是佛嘛!何必另外来个佛呢!因为有众生,有苦恼,才有菩提,才能成佛。

“佛法在世间”是见地,也是行愿。因为世间是五浊恶世,所以需要布施,需要守戒;因为世间是很痛苦,很坏的,所以在这里自度、度人,才能圆满功德。这是以第二义来讲的,在形而上道而言,并没有什么世间与不世间的分别。

六祖坛经中告诉我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开世间,无法求得觉悟;若没有痛苦,则不知快乐的舒服;若没有烦恼,亦不知清净的安详。所以烦恼即是菩提,也可以从这个层面来发挥。离世觅菩提,真跳出世界、三界外,本身就是佛了,已经在菩提中,不须再求菩提,没有成两个佛的道理。所以大乘佛法说佛法在世间,是指“行门”而言。

打坐修道不过是行门的万分之一而已,其他做人做事,通通是佛法的行门,所以讲佛法不离世间,就是这个道理。千万不要以为佛法不离世间,你一方面修道,一方面就想,一切功名富贵,酒色财气样样都要,如这样想,那就错了。
——《如何修证佛法》

佛法还是在世间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社会上无处没有佛法。虽然佛教说,末法时代佛法要没落了,可是佛在大乘经典上,根本没有讲末法、像法、正法。佛法在世间是不生不灭的,真理在世间是不会变的,不过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表达有所不同而已。它不一定是这个形象,也不一定是这个宗教,但所行的都是佛道。……

我常感叹,佛法仍在世间,并没有到末法时代,经教还在,只是我们不肯努力。……在佛法的观点看,真正的佛法不会有末法时代的,所谓末法,只是指宗教的形态,事实上,正法的真理是永远住世的。所以说「正法常住」,只不过诸大菩萨的教化方法和姿态,随时代的变化不同而已。如能这样理解,那你理解的范围就广,胸襟也大了。佛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是佛法伟大之处。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佛法之言人生者,则以现实人生为本位。我为正业之存在。形器与人间世,乃我相依之存在。物我同体,如儒家所谓“民胞物与”同一观念,且皆具仁慈之大悲。既有生矣,则如法华经所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又云:“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六祖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出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近如太虚法师有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故佛说人生阶段,则以针对现实,牺牲自我,救度大我中之众生。说大乘六度万行,乃充伦理之极致,使行为人格,完成至真至善至美之大成。

说“缘生性空,性空缘生”之理性,使精神超拔于现实形器之世间,升华于真善美光明之域。而入世较之出世,犹为难甚!乃教诫行于菩萨道者,须具大慈、大悲、大愿、大行之精神,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若地藏菩萨之愿,度尽地狱众生,我方成佛。

南泉禅师曰:“所以那边会了,却来这边行履,始得自由分。今时学人,多分出家,好处即认,恶处即不认,争得!所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其意亦极言入世之难。药山禅师所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岂非皆教人要“极高明而道中庸”乎?
——《禅海蠡测》


【觉醒家园】 www.awaker.inf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6-11 22:50 , Processed in 0.0336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