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3|回复: 0

极乐世界和琉璃世界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209

回帖

38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68
发表于 2016-12-30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珍珠与沙粒 于 2016-12-30 22:45 编辑

极乐世界和琉璃世界

行者:老师,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
愚仁:上天堂,下地狱,什么叫地狱?这个地狱世界是不是你化现的?天堂是不是你化现的?极乐世界是不是你化现的?还给你指了个方向,在西方。还有个药师佛的地方,在东方。所以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纯粹是些概念。所以人家佛陀倒是说过这句话,但不是这个意思。西方极乐世界,哪是西方呢?太阳落山的地方才叫西方呢,是不是?想一想,2500年前,没现在的飞机、大炮,没现在的汽车、摩托车、什么高铁,这些都没有,连电灯都不存在,是不是?2500年前,还没有这些东西。太阳落了山了,太阳落下去了,大地一片漆黑,没有什么现在的电灯,人们开始休息了,这个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类似于静止的样子,清清净净,安安静静。如果不刮风的话,那就很安静了。

  人家佛陀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嘛?你那心象落了太阳那样,那么寂静。所以那个地方就叫极乐世界。都把它搞到十万八千佛国那边有个极乐世界,真有点胡闹。
  什么叫东方琉璃世界?太阳将要出来,出来了以后,阳光直接照过来了。一点儿遮挡都没有,它是透明的。如果你的心,像早上升起来的太阳一样,是透明的,直接就穿透过来了,没有一点儿遮挡,没有一点儿阴暗面的时候,你的心处在这样状态下,会是个什么状态?你还有病吗?你还有思想问题吗?你还有解决不了的事儿吗?你是个透明的,你是个透明体,那不就是一个——也可以说是极乐世界。
  所以说,琉璃世界、琉璃佛,也叫他个药师佛,他能治百病,你心里没病是个透明的,它本身就不生病。还用他治百病吗?所以人家是打了个比喻。
  没有欲望了,就是那样。不把欲望放在个人身上,就是一个透明体。它没有任何瑕疵,它也就造不成思想的紧张。思想上不紧张,大脑统治的——你这个胳膊、腿、五脏六腑,就没有紧张的地方,它都是个畅通的,它就不会生病。
  没有自私,没有想叫人对你怎么样,你只是对别人怎么样,对别人好,没有欲望让人家对你好,没有这个欲望,你是敞开的,你那心,不会有杂七杂八的那些胡思乱想,你是一个寂静的,就象太阳落了山一样寂静。
  那么,你有什么烦恼?这个时候,不该产生烦恼。它没有这些东西,它是寂静变成的一种常态。那么,你那心是透明的,你那心是寂静的,你会是个什么人?


群疑问答
1、行者:老师,有人说学佛是消极的,这个观点是否可以解释一下?
愚仁:学佛并不是消极的,学佛的目的是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更好地生活。学佛是全面地了解自己,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会发现都是自己的执著造成了各种阻力和各种痛苦,再把阻力和痛苦变成烦恼。当放下自己的执著时,发现烦恼消失了。因不再执著,给人的印象是个“消极”的状态,所以就有人下了这样的结论。

2、行者:老师,非要有宗教信仰才是修行吗?
愚仁:不一定,我不主张非要有宗教信仰。在不明白这个理之前,你有个信仰可以,明白这个理之后,你再抓住个信仰,就有点儿多余了。

3、行者:老师,对于出家不出家,请您开示。
愚仁:出家是表个法,若没有出家人,世间人就不知道有个佛法存在,出家就是续佛慧命。佛祖出家这种行为是个有为,有为必有无为,其意在让众生知道无为的一面,两面合一即为道,本为“一”,非是“合”。

4、行者:老师,什么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愚仁:缘是条件,什么缘不都是从空性里升起的?过后不都又回到空性里来?空性中没有条件,不会生任何东西。

5、行者:老师,阿罗汉是怎样修成的?修成阿罗汉需要见性吗?
愚仁:阿罗汉带着一个强烈的欲望,进入那种清净状态,守着清净不放。修成大阿罗汉只是翻身,翻过身来便是。

6、行者:老师,请佛像开光是否有用?
愚仁:请佛像是提醒自己是个学佛的人,开光是一种仪式,不是有用和没有用的问题,是一种信仰。如果非要个用的话,大德开过光的物体,体现出一个有序的场,用这个有序的场带动你身体的无序场,无序不得不有序,应该借着这个场修行自己。

7、行者:老师,怎样才能做到无上正等正觉?
愚仁:再也没有比这再高的东西了,叫无上,你的心平等下来了,没有男女、大人孩子,没有高低贵贱、大人物小人物,没有什么好和坏、善和恶,在你心里一切都是平等的,叫正等;正觉,不是觉他人,是觉自己,觉自己的贪、嗔、痴、慢、疑,两个眼睛不要光往外看,看自己,看自己的行为符合不符合这个人群。当你做到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时时注意自己不要危害他人,时时注意自己是个人就要为这个群体服务的时候,就是正觉

8、行者:老师,经常听说“平常心是道”,到底什么是“平常心”?
愚仁:平平常常地对待一切事物,面对万事万物不加自己的认为,不带自己的欲望,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平常心。

9、行者:老师,古大德要求我们不见他人过,若在日常见到同修有毛病,请问是否应当给予提醒?
愚仁:不见他人过,同修哪来的毛病?就算有毛病与你何干?再说你这同修认为自己有毛病吗?他有毛病证明你站在有毛病的角度上,是你有毛病。

10、行者:老师,有灵魂出窍吗?
愚仁:灵魂出窍,我给它起了个名叫“神识离体”。但我提醒大家,不要让自己的神识离开自己的身体到处玩儿去,这里留住的人最多。我曾经在这个阶段留了三年,这三年,一睡觉我就想出去玩儿去,没事了我就想出去玩儿去,地球上我玩遍了,我到太阳中心玩去,到银河系里玩去,到不知名的其它星球玩去。再高级也只是个境界,也是在“有”这个范畴里。


11、行者:老师,听说大成就者不昧因果,是他不在乎了吗?
愚仁:当你骂人家的时候,你承担的因果就是挨骂,你骂一句,人家还了一句。也就是你知道“你骂人家了”,人家骂你是应该的,坦然接受就是了。当你坦然接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情绪发生吗?所以人不讲理,只接受对自己所谓的好的,不接受对自己不好的。好和不好本来就是一体两面、一个东西,所谓的因、所谓的果本来是一,如果坦然接受,对你的不利还叫不利吗?所谓的不昧,就是一个坦然接受。如果这个世界上对一切事都是坦然接受的话,你比那个大自在人还要自在。


12、行者:老师,有人说佛法非王候将相所为,是大丈夫所为。那怎么才能成为大丈夫?
愚仁:成为那个什么都没有,敢承担那个什么都没有就是大丈夫。承认自己不存在,承认自己是个虚妄,承认自己是个什么都没有。人都不敢承认,你敢承认,你做了一个别人不敢做的事,你不是大丈夫是什么?


13、行者:老师,什么叫随缘度人?
愚仁:明白了,当医生的还去当你的医生,当老师的还去当老师,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任何欲望,自己生活就自在了,没有欲望,自己的生物场就是有序的,很自然地周围的人就愿意跟你相处,有烦恼的想跟你聊聊,这样帮助人叫随缘度人。

14、行者:老师,什么是外道?
愚仁:离开心就是外道。四禅八定佛家是用来降伏其心的,外道是用来得到神通的,达到什么目的的。以心为界线:制约自己心的,不让自己的心动的,就是正法;心外求法的这一切,就是外道。外道并不是个贬义词,就像我到你家里串门儿去,我是个外人,但并不是个坏人。你是修心的,人家是修身的,让身体健康点儿并不是不好。

15、行者:老师,妄念和正念的区别在哪里?
愚仁:妄念不切合实际,正念没有欲望。

16、行者:老师,什么是根本无明?
愚仁:欲望是根本无明,即是俱生我执。一切的无明都源于欲望。没有欲望,无明也就不存在啦;没有欲望,呈现出来的就是本来。

17、行者:老师,何谓言下悟道?
愚仁:不提这些问题,不问言下悟道的那个无念状态,认下来就是。

18、行者:老师,开悟的人是大脑里面发生了生理变化吗?
愚仁:我不赞成这个说法,如果有个生理变化的话,那就是个不平等了。可是佛陀说一切都是平等的,如果和他做比较的话,的确是平等的。他老人家有个知,你也有个知;他老人家有个空性,你也有个空性;他老人家有个“有”,你也有个“有”。你比他一点也不差,一点也不缺,只是你把你的“识”放在“有”上了,他老人家是把“识”放在“没有”上了,只是这么一点差别。在肉体上、在生理结构上,一点差别都没有,是一样的。

19、行者:老师,当一个人见性时,是否要完全根尘脱落?
愚仁:当一个人见性时,根尘一时脱落,不是完全脱落,也不是永远脱落。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没见过哪个见性人六根都掉下来,头变成个肉球。也没见过哪个见性人,把六根接受的所有信息都忘掉,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认识啦。每个修行人,其经历不同,认识也不同,就不会是相同的境界。有些人是直接“进入”无念状态,还有些人不知道就处于无我状态。

20、行者:老师,见性了,我怎么还有念?
愚仁:念是空性的用,是空性的工具,死人才没念。


摘自<禅不是修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6-6 20:24 , Processed in 0.0430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